網曬300萬元存款單 套走44萬元借款
重慶晚報訊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巫山縣法院獲悉,當地人陳先生與許某成為微信好友后,遭遇對方設下的300萬元虛假銀行存款騙局,損失錢財44余萬元。
去年3月,陳先生通過微信認識了湖北省巴東男子許某,經過一段時間聊天,彼此感覺不錯,成為無話不說好友。許某稱,他賺的錢這輩子都夠花了。為了證明自己沒說謊,他向陳先生發送了一張面額300萬元銀行存單截圖,當年8月到期。對此,陳先生信以為真。
去年6月,許某自稱到宜昌買古玩,帶的錢不夠,向陳先生借款1萬元。陳先生通過銀行給許某轉了賬。沒多久,許某又稱與妻子離婚賠償30萬元,但300萬元存款沒到期,還得向陳先生借錢。陳先生分兩次又轉去19萬余元,并將自己的兩張信用卡寄給許某使用。許某用信用卡透支近20萬元,承諾付利息。
10月,陳先生催收借款及信用卡欠款。許某稱,300萬元大額存款取現,需要大筆手續費,再次向陳先生借款4萬余元。隨后,許某寄給陳先生一張面額180萬元現金支票。
銀行查驗支票假造,陳先生這才發覺被騙,向當地警方報案。今年1月,許某被巫山警方抓獲歸案。許某供認,300萬元銀行存單和180萬元現金支票均系偽造。
巫山縣法院審理認為,許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巨額錢財,已構成詐騙罪。近日,法院一審判處許某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3萬元,責令退賠陳先生44萬余元。
重慶晚報記者 唐中明
提醒
管緊錢袋子
承辦法官表示,此類以網上交友為名實施的犯罪案件多為騙財騙色。不法分子只要在一部可以上網的手機上安裝微信軟件,即可尋找多個目標,通過簡短交流獲取受害人信任。所以,對于陌生的微信好友要多個心眼,特別要管緊錢袋子。
?
?
相關鏈接:
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走存款 警方偵破新型電信詐騙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