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中國正不斷創造著奇跡。美國《紐約時報》8月2日報道稱,中國的科技產業,尤其是移動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領先于美國。一些西方的科技公司,甚至是一些巨頭,都已經轉而從中國企業尋求新創意。
“我們認為中國還會進一步領先”
美國硅谷一直都被譽為世界科技之都:這里誕生了社交媒體和iPhone,并將這些科技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而中國則總是被認為在追隨硅谷的腳步,但事實上,中國的科技產業,尤其是移動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領先于美國。一些西方的科技公司,甚至是一些巨頭,都已經轉而從中國公司尋求新創意。
在美國在線約會應用程序Tinder興起之前,中國就有人用陌陌來與附近的單身人士搭訕。在亞馬遜首席執行官杰夫貝佐斯提出使用無人機運送物品前,中國媒體就報道了順豐快遞已經實施了這個想法。微信在臉譜網之前向用戶推送新聞,在WhatsApp之前開發了對講機功能,在Snapchat之前開發了二維碼的主要功能。在Venmo成為美國00后轉賬應用軟件之前,中國無論老少都用智能手機中的電子錢包進行投資、償付、付賬、購物。
“我們認為中國還會進一步領先,” 在美國人氣很旺的通訊應用公司 Kik的創立者泰德 利文斯頓(Ted Livingston)說。該公司的總部設立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這一轉變意味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發展方向上可能會擁有更大話語權。在中國,已經有很多人用手機應用付賬、訂購物品、看視頻、相親,這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普及率都要高。去年,中國移動終端支付的成交額超過了美國。據估計,一種新型非正式在線網銀貸款量也超過了美國。這種貸款方式被稱為P2P(個人對個人)借貸。
在規模上,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可與美國公司匹敵的。本周的滴滴出行收購了中國優步(Uber),這表明中國企業至少在國內可以與美國大型新興企業一爭高下。
“坦白地講,多年以來,中國模仿美國這一說法并非實情,而且在移動技術上是截然相反:美國倒是經常模仿中國,”科技調研公司Stratechery的創始人本·湯普森(Ben Thompson)說,“對以臉譜網的為例的社交媒體來說,想要明白他們未來道路的最好辦法就是借鑒微信?!?/p>
不過,報道同時指出,在一些重要領域,中國仍然處于落后狀態。它的最強大的高端服務器和超級計算機往往要部分依賴于美國的技術。VR技術(虛擬現實)也落后于外國的同類公司;在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上,谷歌要比百度高出一大截;比起美國的同類公司,中國的許多產品都不夠精致。
后發優勢和獨特模式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最大的優勢在于,它實際上是從頭開創了許多行業。
許多中國人也不是人手一臺電腦,這就意味著對于6億智能機用戶來說,手機才是基礎的、首要的電子設備。
“美國信用卡很發達,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臺電腦。在電腦和信用卡尚未普及到每個人的時候,中國人總是無時無刻不在使用手機,而中國也因此在移動商業和移動終端支付上獲得了跨越式發展,成為領頭羊。”湯普森說。
中國公司更是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進軍網絡產業。在美國,科技公司在研發手機應用時強調簡約,而中國的三大網絡公司——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旗下的微信則是盡可能在一個應用程序里塞進更多的功能來與對手競爭。
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上,人們可以購買日用百貨、給網絡游戲充值、掃描折扣券以及在附近的店鋪里買東西。百度地圖則讓使用者可以呼叫快車、預定飯店和旅館、點餐、買電影票以及找到附近任何類型的店鋪。騰訊的微信則面向了其他公司,允許他們在微信內開發其他應用。
據野村證券稱,依靠業務費和在線游戲收費,微信在每位用戶身上獲得的收入為7美元。該應用大約有7億用戶,比中國智能機使用者的數量還要多,部分原因是有些用戶在海外,另一部分則是因為部分人有多個賬戶。
和美國不同,該應用的大部分利潤不是來源于廣告,而是來自于游戲收費、服務費以及在線商品銷售。恩頤投資公司合伙人周一華(Carmen Chang)認為,這些銷售模式可能不能從一個市場完全照搬到另一個市場,但這兩個市場卻可以相互借鑒。
“中國能夠發展出許多創新的商業模式,”周一華說,他在中國和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都居住過一段時間,“不論身在硅谷的我們承不承認這個事實,這都對我們有重大影響并且值得我們思考。”(歐葉)
?
相關鏈接:
石油大亨或出任美國務卿 美媒:特朗普政府或放松監管?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