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13日分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了異地就醫結算、食鹽價格、東北人口流失、人民幣匯率等一系列民生關注的經濟熱點話題。記者為您一一梳理,來看看官方是怎么說的吧。
異地就醫就算
——系統初步驗收 路線圖明確
對于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工作進展,人社部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通過了初步驗收。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黃華波說,12月9日,人社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基本醫療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異地就醫結算的路線圖也隨之明確。黃華波指出,文件確定的目標任務是2016年底基本實現全國聯網,啟動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
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同時,結合本地戶籍和居住證制度改革,逐步將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納入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覆蓋范圍。
鹽業體制改革
——部分地區食鹽價格可能下降
根據《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透露,截至12月6日,31個省(區、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已全部上報,第一批13個省(區、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正在會簽工信部,預計12月20日前批復工作將全部完成。
趙辰昕指出,改革后食鹽品種會增多,人民群眾獲得感將增強。允許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和銷售領域,市場供應主體增加。以自主品牌開展經營,企業將有更大動力填補市場空白。食鹽品種將更加豐富,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我國食鹽生產能力充足,價格總體將保持基本穩定,部分地區或有下降。”趙辰昕認為,2015年,中國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年產能約4800萬噸,食鹽年需求僅約1000萬噸,供過于求的市場格局是食鹽價格維持較低水平的客觀保證。
“改革食鹽生產批發區域限制和政府定價機制所產生的紅利,將有效激勵企業通過提高產能、加強質管、創新品種等措施來穩定價格、提高質量和占領市場,部分地區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食鹽價格還可能出現下降。”趙辰昕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