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5日消息(記者陳麗園)14日早上7點,寒風細雨中,龍華區金貿東路和明珠路交叉路口迎來了一波出行的高峰,也迎來了從山西過來海口當志愿者的李菊泓,她是山西省河津市廣播電視臺《新聞630》、《河津交警》節目主持人,在車流、人流量很大的路口站崗體驗交通疏導。
李菊泓身穿老陶義工社的義工服,手中舉著一面小紅旗,站在路口,一位騎著電動車的年輕人在等紅燈時,把車停在斑馬線上,李菊泓見狀,揮動著手中的小紅旗示意其往后退,一面說:“車停在斑馬線上很危險,請您稍微往后退些。”年輕人抬頭看看她,有些歉意地自覺把車后退到停止線外。“幾乎沒有人嚴重違反交通規則,有些市民等紅燈時會習慣性的把車停到斑馬線上,只要我們及時指出,大多數人還是會主動退后的。”李菊泓說這是她第一次來海口,雖然電動車很多,但市民很遵守交通規則。看到義工們在疏導交通,市民范萍在等紅燈時問李菊泓是不是專門培訓過,“你們的姿勢很標準也很到位。”當得知李菊泓是從山西過來的節目主持人時,她豎起拇指,連聲夸獎,“真的辛苦了,向你們學習。”
兩個多小時過后,路上的車流量逐漸減少,李菊泓擦了擦臉上的汗珠說:“之前都是看到老陶義工疏導交通的照片,現在和他們一起疏導交通,感觸很多。”李菊泓說今年9月份去云南旅游的時候認識海南老陶義工社的義工,“他們穿著義工服,在逛景點時,還不忘撿拾路邊的垃圾。”認識老陶義工社的義工后,李菊泓一直在關注老陶義工社在海南做的公益活動,“他們不是在站崗疏導交通,就是下鄉幫扶,只要能夠幫到更多的人,他們都去做。”
“這一次來海口,我發現海口的志愿者(義工)做得很好。”李菊泓說,她昨天晚上8點鐘從高鐵站坐車到市區,看到各路口都有志愿者。“我在三亞就聽朋友說海口的志愿服務做得很好,但親眼看到真的感觸很深。”她告訴記者,一路過來,都會看到不同顏色的馬甲,有深藍色的、紅色的、藍色的。“我之前沒來海口之前,只認識老陶義工社的義工,但這次來海口后,發現這些志愿者(義工)真的很了不起。”在海口見到很多感人的畫面,也聽到很多正能量的故事。“今天見到林崎姐,她聲音沙啞,一問才知道她感冒,但她仍堅持站崗。”“我也見到了‘綠豆湯媽媽’李香姐,她真的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李菊泓跟記者說起她的所見所聞后,感慨道:“一座城市志愿者和義工的多少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相信在志愿者的影響下,海口會更加溫暖、更加文明。”
?
?
相關鏈接:
公益滿海口 志愿暖椰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