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這兩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三團女職工張麗華家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家人的臉上也都洋溢著喜悅。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新疆兵團女職工土里刨金20多年 辦企業帶領鄉親同致富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12-15 21:52

    12月13日晚,張麗華在廠子里檢查生產情況。 李正虎 攝

    女兒拿著全國文明家庭的獎章和張麗華(左)分享喜悅。 李正虎 攝

    女兒給張麗華展示此次表彰所發的書法作品。 李正虎 攝

      中新網北屯12月15日電 (李正虎)這兩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三團女職工張麗華家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家人的臉上也都洋溢著喜悅。

      在辦公室見到張麗華時,女兒姬偉芳正拿著剛剛領回家的全國文明家庭榮譽證書,一邊和媽媽分享獲得榮譽時的喜悅心情,一邊給媽媽講述自己在北京的見聞。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12日在北京召開,新疆兵團第十師一八三團張麗華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女兒姬偉芳代表全家在北京參加了表彰大會。

      在一八三團,提起張麗華,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從連隊土地里走出來的普通女職工,憑借著對農業科學實用技術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勤于學習,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勤勞致富的創業之路,成為團場職工群眾就業增收的“領頭羊”,并且自己辦起了企業,帶著團場職工共同致富。

      1989年,高中畢業的張麗華追隨愛人姬文明,從河南老家來到新疆兵團十師一八三團,成為八連的一名普通職工,和老公一起靠種地過日子。

      2003年,有了十多年種植經驗的張麗華有了承包土地的想法,當時一八三團土地條件很差,土層薄,石頭多,她們的選擇讓很多老職工都不敢相信。

      “我覺得凡事開頭難,好多事情你不做、不去試,怎么就知道行與不行?”,在大家的質疑聲中,張麗華夫婦帶頭承包了連隊的670畝土地,并采用了當時團里正在推廣的測土配方施肥和膜下點播技術。

      當年,甜菜出苗期不僅提前了半個月,而且出苗率明顯提高,管理省時又省力,甜菜產量竟然達到了4.2噸,讓她成了團場名副其實的甜菜種植“狀元”。第二年,在張麗華的示范帶動下,全團甜菜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畝,創造純利潤60多萬元,20多戶職工靠種甜菜走上了致富路。

      2005年,一八三團在八連一塊棄耕多年的鹽堿地試驗加壓式膜下滴灌技術。很多職工認為風險大,成本高不敢承包。張麗華卻看到了這項新技術的含金值,她又帶頭承包了這780畝試驗地。

      也許是老天故意要考驗她,一場8級大風席卷了全團,張麗華花了上萬元鋪好的地膜、滴灌帶一夜之間被刮得七零八落,張麗華欲哭無淚。

      回到家后和丈夫商量后,張麗華決心從頭再來。經過幾個白天黑夜的辛苦勞作,又重新播種搶救,最終,晚播的甜菜、打瓜、食葵一次出苗率奇跡般地達到87%以上,長勢一天比一天好。當年,她家甜菜平均單產3.5噸,打瓜平均單產120公斤,食葵平均單產150公斤,盈利28萬元。

      以后的幾年,張麗華種植土地的面積從幾百畝變成了幾千畝,并且還向養殖業和餐飲業等領域多元化發展,收入也從幾十萬變成了上百萬,成為了團里致富“領頭羊”。

      2013年,在團場的幫助支持下,張麗華注冊成立了額河金穗農業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農產品收購、玉米烘干、油葵剝殼、打瓜子加工等項目。公司的成立,不僅解決了團場職工農產品銷售難題,而且拉動了團場職工就業和冬季創收。

      現在,張麗華的公司每年都能解決團場一百多名職工的就業和冬季創收問題。

      有事就找張麗華,在一八三團八連,好像就沒有她幫不了的忙。

      八連職工劉繼云剛到連隊時,家里幾乎是一貧如洗,還有3個孩子要上學。2003年起,張麗華主動與他結成了幫扶對子,幫助他承包了80畝地。張麗華不僅全包3個小孩上學的費用,而且種地所需的地畝費、水費、農機費、雇工費甚至還有農產品的裝卸費她都一一資助或墊付,每年都在2萬元以上。

      一晃眼幾年時間過去了,劉繼云一家不僅住上了新房,家里還養了十幾頭牛,30幾只羊,年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

      貧困職工赫鐵山由于身體殘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難。2005年孩子考上大學,眼看學校要開學了,可一萬多塊錢的學雜費怎么也湊不齊。

      “我手里一分錢都沒有,娃娃回來要學費,就是沒有辦法找到錢,那時候娃娃都哭了,想的都是上不成了,后來我也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問張麗華,問一下看能不能借給7000塊錢,人家張麗華二話沒說就給了我7000塊錢,還說以后娃娃上學的時候她都幫助,我那時候感激的淚都流出來了,一輩子都忘不了人家。”赫鐵山激動地說。

      “一人富不能叫富,只有大家都富了才能叫富。”在團里,像劉繼云、赫鐵山這樣的困難職工,張麗華先后幫扶了十幾家。

      不僅如此,張麗華還十分熱心公益事業,只要團里有捐款活動,她無論多忙都要趕去捐款。當看到連隊辦公室沒有取暖設施,冬季影響職工文化活動,她立刻為連隊贈送了價值1萬元的暖風機和飲水機;2012年,一八三團雙語幼兒園建成使用,張麗華又出資1.5萬元為幼兒園裝修形體教室。

      2010年以來,張麗華先后榮獲十師勞動模范、兵團勞動模范、新疆自治區勞動模范、兵團屯墾戍邊勞動獎章、兵團巾幗科技致富能手、新疆自治區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等20多項榮譽稱號。(完)

    ?

    ?

    相關鏈接:

    黨旗映紅扶貧致富路——黃亮
    秀英區黨報黨刊推行“五進” 《海口日報》成基層黨建好助手農民致富好幫手
    劉賜貴:貧困戶要樹立自立自強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思想
    下崗工人“變身”致富帶頭人 放養藏香豬暢銷湘粵贛
    致富路上?臍橙飄香

    ?

    相關鏈接:
    致富路上 臍橙飄香
    下崗工人“變身”致富帶頭人 放養藏香豬暢銷湘粵贛
    劉賜貴:貧困戶要樹立自立自強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思想
    秀英區黨報黨刊推行“五進” 《海口日報》成基層黨建好助手農民致富好幫手
    黨旗映紅扶貧致富路——黃亮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正虎] [編輯:林明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