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劉旸)2016廈門國際半程馬拉松組委會日前開出罰單,對10日參賽的30名跑者給予取消成績和禁賽處罰,并報請中國田徑協會追加處罰,原因是違規轉讓號碼布。
一些跑友對馬拉松運動的由衷熱情,搖不到號、報不上名的焦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轉讓號碼布等違規行為是不可縱容的。雖然蹭跑、替跑等行為可以滿足小部分跑者參加比賽的心愿,轉讓號碼布有著“暗自涌動的市場需求”,但如不加以嚴格管理,“號碼黃牛”或成為灰色產業鏈條,不僅擾亂賽事組織秩序,而且給賽事帶來諸多潛在風險和管理難題。
一些具有品牌效應的馬拉松賽事有一定準入門檻和限制,也往往因此“一號難求”。賽事主辦方通過設置準入門檻(如成績和參賽次數等)、要求提交體檢報告、提示不適宜參加該項運動的人群等方式,做好賽事安全的第一關保障服務。
轉讓號碼布在一定程度上讓組委會設置在報名程序上的安全門檻失效,既是對轉讓者自身參賽資格的不珍惜,對受讓者參賽的不負責,也同時違背了誠實守信和公平競賽的原則,一旦出現意外,還可能誘發更多糾紛。
廈馬組委會上一次大規模處罰跑者要追溯到2010年的群體舞弊事件。受高考加分、運動員等級晉級等利益驅使,彼時有選手一人佩戴兩塊甚至多塊計時芯片替跑;有的參賽者則費盡心機偷乘交通工具,以獲得更好成績。6年過去了,不論動機怎樣變化,只要是違規行為,就會對廣大跑友以及馬拉松運動本身構成傷害。
體育運動的重要精神之一是“尊重規則”,所有參與者必須在統一的規則下“游戲”,競爭才有意義,結果才有價值。跑友們既然如此熱愛馬拉松,就請從尊重這項運動的基本規則和道德風尚開始。任何違反和破壞規則的行為,哪怕在個別人看來是“微小的錯誤”,都會對其他跑友不公,甚至讓賽事原有的魅力“失色”。
違規轉讓號碼布事件也提醒了馬拉松賽事組織者,在領取參賽包、選手檢錄等程序上的簡化,雖然對參賽者釋放了信任的善意,但也同時向違規者敞開了大門。強化身份認證是執行落實規則的必要程序,也許會帶來一些不便,或讓跑友付出多一些時間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對提升賽事品牌質量和跑友體驗是有利無害的。
組織馬拉松賽事是一項綜合的、復雜的人文服務,對主辦方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是很大的考驗。管住號碼布,只是管住其中一個環節,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夠保證安全等問題,但不妨由此著手,落實到更多細節,查排漏洞和隱患,在“跑馬亂象”面前,樹立規則大旗,強化規則意識,揚起規則的“套馬桿”,與廣大跑友共同營造干凈美好的“跑馬空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