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大氣污染治理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因為這涉及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等一些非常復雜的問題。
目前,今冬來最持久的霧霾天氣正在影響中國,多個城市已達嚴重污染,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六省市合力“抗霾”。此次霧霾直到21日后半夜才會自北向南減弱消散。19日夜間將進入此輪霧霾最嚴重的時段,將有包括京津冀、山西、陜西、河南等11個省市在內的地區被霧霾籠罩。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8日報道,17日下午14時,華北地區、黃淮地區和江淮地區受霾影響區域約為75萬平方公里。
未來幾天,華北中南部、黃淮、陜西關中、東北地區南部等地的霾天氣將持續,其中,京津、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陜西關中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最低能見度約為1公里。
據臺灣《聯合報》12月18日報道,大陸京津冀及山東、山西、河南等省市17日深陷“十面霾伏”,已有40個城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
據大陸媒體報道,霧霾天氣將造成不小經濟損失。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究,僅2010年,空氣污染給中國大陸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1.4萬億美元。
北京大學環境與經濟研究所教授張世秋曾對2013年1月受到霧霾影響的20個省市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評估,結果顯示當月四次霧霾造成交通和健康直接經濟損失約230億元人民幣。
報道稱,霧霾天氣頻現促使“霾經濟”持續火熱。有記者走訪商場發現,各品牌空氣凈化器、防霾口罩、阻霾紗窗、空調防霾濾芯、小型辦公室和車載空氣凈化器等產品供不應求。
至于霧霾是氣象災害還是人為污染?北京市近日將霾寫入《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引發爭議。部分專家認為,人類活動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內因,與自然災害有著根本區別。甚至有專家提出,將霾列為氣象災害,會造成污染者可以“依法脫責”等問題。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2月16日報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11月報告顯示,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回落嚴重,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16.3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8.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上升24.3%。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說,大氣污染治理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因為這涉及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等一些非常復雜的問題。“我們第一步的目標應該是緩解直至消除頻繁發生的長時間重污染天氣。五到十年還是有希望達到這個目標的。”
馬軍說,這要求我們必須識別源頭,并有優先次序。目前最大問題是一城一地、各自為戰,再就是針對不同的污染源均衡使力。他認為,這些都沒有讓區域真正協同起來,沒有真正從重點方向去突破。
馬軍說,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要求每個城市都出臺重點排污單位名錄,而且都要實時公開,做到“每一個煙囪都公開”。
?
?
相關鏈接:
河北持續十面“霾”伏 石家莊機場3天近百個航班取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