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黑頸鶴張勇 攝??
西藏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黑頸鶴的主要棲息地。記者22日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廳獲悉,西藏7萬多農牧民通過精準扶貧生態崗位參與黑頸鶴越冬的保護。
黑頸鶴是全球15種鶴類中,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西藏黑頸鶴的種群數量占全球總量的80%以上,其越冬地分布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一帶。黑頸鶴為季節性候鳥,于春季3月中下旬遷徙到繁殖地,秋季10月中旬開始返遷回越冬地。
據西藏自治區林業廳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濕地辦)處長扎西多吉介紹,監測人員通過鳥類環志(野生鳥類被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標有唯一編碼的腳環)識別發現,境外黑頸鶴每年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抵達中國西藏境內越冬的現象十分常見。
據扎西多吉介紹,為了保護黑頸鶴安全越冬,西藏成立雅江河谷中游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涉及保護的區域面積大,包括日喀則、拉薩、山南片區,覆蓋3市7縣(區)40多個鄉(鎮)。同時,保護區內配備野保員、疫源疫病監測員、濕地監管員等管護人員。他表示,結合精準扶貧項目,今年這三個崗位解決西藏農牧民就業人數達72000多人。
扎西多吉說,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家和西藏自治區共投入約7億多元(人民幣,下同)資金,用于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野保員工資補助、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等。今年,西藏自治區繼續投入1400多萬元資金,在日喀則定結縣、那曲申扎縣以及山南浪卡子縣開展西藏自治區重要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并爭取在全區推廣。
那曲地區申扎縣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黑頸鶴重要繁殖地之一,該保護區管理分局局長衛東表示,隨著保護區的建設,黑頸鶴繁殖地居民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今年黑頸鶴繁殖率、成活率同比增長20%。(完)
?
?
相關鏈接:
冬行西藏:易地搬遷讓貧困戶告別土坯房 住進藏式小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