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碧江區和平鄉八村小學學生們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里播放的《雪地里的小畫家》
和平村八村小學距離銅仁市20公里,這里長期以來信息閉塞,移動信號弱、聯通光纖進不去,用“衡陽雁斷”四字概括絲毫不為過。
在銅仁碧江區,像這樣的信息不通的學校有20多所,20多所學校已成為“廣電云”在線教育平臺示范點,預計明年,碧江區鄉村小學將全面使用“廣電云”打造“幸福校園”,受益學生將達2000多人。
下一步,以和平村德勝屯中心完小學生宿舍安裝廣電云數字電視作為示范點,銅仁全市還將推廣使用廣電云數字化電視,讓學生在寢室也能溫習當日的課堂內容,豐富了學生業余生活。
據了解,銅仁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工程項目建設總投資31801.8 萬元,其中通村光纜建設17300.5萬元,傳輸平臺建設及升級擴容8740.5萬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5760.8萬元,工程建設任務為2004個行政村。
貴州鄉村教育幸運飄來七彩“廣電云”,目前,貴州各地鄉村學校已逐步推進“廣電云”在線教育同步輔導。
“廣電云”為百姓開辟一條“便捷通道”
坐落在離江口縣城10公里的周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背靠梵凈山,面向千畝獼猴桃基地,左臨成片產業園區,中間系一條助推“黔貨出山”的公路,是一個有產業,能致富的搬遷安置點。
該安置點來自全縣3個鄉鎮(街道)47個村民組156戶616人的精準扶貧戶,其中凱德街道搬遷134戶519人,跨區域搬遷22戶97人。搬遷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產業園區面積還將進一步增加,怎么管護大片產業園區,如何維護居民治安環境,怎樣把將就業信息讓農戶知曉,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多彩貴州廣電云恰好能將對農戶有用的醫療、就業、旅游、天氣信息捕捉到網上,為農戶打開了一條“便捷通道”。
走進扶貧安置點街道辦事處明星村村委會,28歲的安裝維護員張敏很熟練地演示著“廣電云”。打開電視,張敏從主屏幕上找到主菜單,一級欄目下一排排福利醒目地映入眼簾:看電視、好推薦、兒孫樂、好便宜、廣電云有序排開。能實現網絡看電視,上網搜索自己喜愛的節目;看風景,多彩黔景 ·公園欄目讓農戶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各地風景;尋美食,感受月上人家農家樂;找工作,廣電云將所有進駐工業園區企業信息崗位錄入,農戶根據需要逐一選擇。通過電商淘寶,查詢旅游交通線路,咨詢景點門票,張敏把一個個惠民便民服務介紹得很清楚。
在所有功能中,“廣電云”醫療和“雪亮工程”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聽眾。
張敏打開“廣電云”醫療系統,一朵“貴醫云”飄然而出,6位貴醫云平臺的值班醫生信息清晰可見,張敏當即呼通了貴州醫學院呼吸內科醫生李萍,互動了起來。
據了解,“廣電云”醫療屬免費咨詢,村民描述癥狀,醫生耐心答疑,答疑完畢,農戶可以根據服務情況評分。有查出患重病的,醫生會立即建議住院接受治療,這解決了群眾往返醫院排隊看病、沒錢看病的難題。
45歲的邵德遠是石門坎泉發村的村委會醫生,據邵德遠介紹,醫院在一個月以前啟動貴醫云后,前來看病的50多個村民有30多個查出高血壓等疾病,送去大醫院住院的就有2人,廣電貴醫云的開通確實為村委醫院無法診斷的疾病提供了問詢渠道,讓村民健康有了保障。
石門坎泉發村的村委會醫生邵德遠(左二)正在為70歲的村民唐洪順(右一)連線“貴醫云”咨詢病情
這個 “雪亮工程”是什么概念?記者們有些疑惑不解地問貴州廣電網絡公司黨群工作部宣傳主管劉澤忠。
“現在村里的留守兒童與留守老人數量繁多,而青壯年長時間在外打工,警力的不足與有效治安監控手段的缺失是農村面臨的一大問題。‘廣電云’接入的公安、交通、綜治視頻監控攝像頭,融合到‘電視眼’監控系統,成為基層政府提高社會管理能力的好幫手,有效提高了農村群眾的安全感。”劉澤忠這樣對記者說。
在周屯扶貧安置點的獼猴桃產業園區裝上“雪亮工程”,村民們管護起來似乎方便了很多,前來私自采摘的人變得少了。
“廣電云”助推“黔貨出山”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秦川說:“廣電云工程把大數據和大扶貧兩大戰略結合起來,讓農村群眾享受到云上貴州便捷服務的同時,獲得“黔貨出山”的美好感受,打開思想上的山門,既“富口袋”,又“富腦袋”。這句話在銅仁市玉屏縣農特安生態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得到了最好的證實。
農特安生態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依托“互聯網+”的大數據思維,借助“廣電云”網絡平臺,探索“五個一模式”,打造出一個成熟的生態電子商務平臺。公司全力培育出繼滬昆高鐵和滬昆高速之后的一條信息高速,農產品搭乘這條無形高速,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直線連接。
農特安生態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業務員正接待前來購買貨物的顧客
農特安生態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燕說:“截至目前,公司從年初至11月底共計銷售1200萬元,通過電商平臺銷售達915萬元,占總銷售額的76.25%。”
數據顯示,電商平臺確實占據主流銷售渠道。
銷售渠道增加了,銷量上去了,農戶有了激情,企業有了奔頭,“黔貨出山”便有了希望……,良好的勢頭也不斷激發一方創業空間發展,整合一批地方產品生產。
當地59家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和農特安達成戰略合作,由合作社提供商品,農特安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一時間,當地特色農產品銷量日益增多。
“農特安要求合作社入駐的商品必須堅持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使用激素、不違反產品的自然生長規律的'四不原則',使'農特安生態農產品在線商城'真正成為安全、優質、生態農產品的代名詞。”33歲的農特安電商網絡銷售員高方俊說。
據黃燕介紹,在玉屏,這樣的電子商務平臺有89個點,目前全面鋪開使用的有70個,隨著電商銷售規模的逐步提升,更多合作社還會紛紛加入電商平臺,把貧困農戶種植的特色產業紛紛通過“廣電云”電商平臺銷售出去。
“廣電云”為農特安電商織就了一張隱形的網,通過這張網,當地的貢米、板栗、山茶油等銷量與日俱增,豐富了以往單一的居家生活同城購、日化線下體驗購,助推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為盡早實現農戶產業脫貧貢獻了力量。
農特安電商網絡銷售員高方俊正在上傳商品到電商服務平臺售賣
威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華忠說:“威寧貧困程度深、任務重,'廣電云'在威寧的鋪開使用,將更有利于助推'威貨出山',加快全縣脫貧的步伐”。
通過將貴州獨具特色的農產品、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農產品通過“廣電云”電商平臺銷售出去,這張網正實現著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88各縣區的特色產品供銷新跨越。
實現“村村通”,邁步“戶戶用”
“今年村村通,明年就能戶戶用”,這是廣電局為貴州農村許下的諾言。
如今,地處荒遠偏僻的極貧地威寧石門坎也戶戶用上了“廣電云”。
威寧縣廣電網絡公司經理祖維榮說:“威寧縣域面積大,廣電云村村通工程需要完成數量最多,加上莽莽烏蒙群山阻隔,讓施工難度變得更大。但威寧最終不負眾望,如期完成了任務,目前,光纜鋪開長度已達2815公里。”
在石門坎新民村,60戶就有40多戶是特困戶,貧困率高達66%。
現如今,村民家家戶戶居住房屋皆是白亮的墻、灰亮的瓦,屋外電線桿上黑色的是主光纜,白色的是入戶光纜,戶戶通上了廣電云電視,成了真正的“幸福之家”。
48歲的新民村村民茍崇榮今年9月份才安裝廣電云數字電視。茍崇榮說:“村里視頻監控已覆蓋五個點,利用廣電網安裝了5個無線大WIFI,5個調頻廣播,出門防盜、干完活連著無線看直播、閑下來吹吹牛的時候聽廣播,告別以前單調乏味的山野生活,迎來了樂趣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
按照政府兜底一部分,廣電局兜底一部分,周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所有農戶皆安裝了“廣電云”。
走進77歲老人楊銀蓮家里,干凈的電視柜上電視機擺放整齊。“還沒搬過來的時候看的是無線電視,裝個天鍋,頂多能看7個臺,還滿屏是雪花,無法收聽收看本地市、縣兩級廣播電視節目,村里有人上個電視也看不到,很不方便,”楊銀蓮的丈夫、75歲的白萬祥看到記者來采訪,這樣說道。
楊銀蓮一家正收看“廣電云”數字電視節目
并非裝上了,農戶就懂怎么使用。
工作人員通宵達旦為農戶裝上了廣電云數字電視,不懂的村民一頭霧水。這個時候,留下來做維護的工作人員忙乎了起來,剛安通“廣電云”的那段時間,張敏一分鐘能接二三個不會使用的咨詢電話。
長期待在家看電視的都是上了年紀、多數不識字的老人,維護員苦口婆心教授,似乎沒多大成果。于是,維護員把年青一代、在接受教育的這一批先教會,讓他們去教老人使用,久而久之,老人家也會開電視機調節目,調監控,咨詢醫生。楊銀蓮的孫子、在讀5年級的白新坤一個人便教會了爺爺奶奶兩個人使用“廣電云”數字電視。
不光如此,村民每家每戶裝上了應急廣播,村委會還裝上了視頻會議系統。村支兩委要傳達的會議內容,都可以通過廣播進行傳達,村民足不出戶就能收聽到,遇到洪災、水災等突發事件,也能做到及時的疏散。
村支兩委為村民開會是一件繁瑣的事情。開個會,從村里跑鎮里,從鎮里跑縣里,來來回回,吃住就開銷了不少,開會成本是增加了,但是會議精神卻未必能夠很好的傳達。“甚至有老百姓懷疑指令的真實性,會議內容傳達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玉屏縣大龍鎮蔡溪村村委會主任蔡興昌說。
確實,“廣電云”視頻會議系統彌補了這一缺憾,村里、鎮里、縣里隨時隨地組織召開并參加大型或小型實時的視頻會議,讓老百姓一聽就明白,讓老百姓覺得更真實,村民更放心。
玉屏縣大龍鎮蔡溪村村委會正在利用廣電云視頻會議系統開會
大數據時代,一臺手機帶來了諸多方便。為了更便捷,廣電云還在手機客戶端實現了多屏跨屏,打開電視機,每個用戶便有一個二維碼,掃描后推送到手機直接下載安裝,電視上能看的,手機上同樣也能實現。
“廣電云”村村通工程正是順應大數據、大扶貧兩大戰略行動展開,無疑為全省大數據、大扶貧工作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更為全省490多萬貧困人口帶來了福音。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51-86409413
?
相關鏈接:
公益體彩為貴州40所小學建“快樂操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