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授課的方式既幽默又生動。”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劉敏回憶起幾天前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的一場講座時說。
12月20日,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登上貴州省清鎮職教城的講臺,為近千名貴州省高校師生上了一堂題為“珍惜時光記住鄉愁”的課。聽課者中,絕大部分是貴州省職業院校的學生。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手機本來只是人的工具,但有些人卻淪為手機的工具。“我們如何與手機相處?”陳敏爾在課堂上向同學們拋出這個問題。
在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秦潔看來,這個問題擊中很多同學的痛點。秦潔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同學24小時手機不離手,學校里甚至還流傳著教師上課的質量決定手機的流量和電量的順口溜。
陳敏爾希望同學們做手機的主人,利用好手機這個工具、這個學習工作的平臺。不僅如此,陳敏爾還勉勵同學們要將洪荒之力用到青春的奮斗當中去,年輕的時候多積攢一點奮發的力量。
課堂上,陳敏爾還引用了團貴州省委、貴州省學生聯合會今年暑期在該省開展的關于鄉愁的調研報告數據。“對家鄉、親人的記憶往往被看成鄉愁。”陳敏爾叮囑同學們常回家看看,多給父母打電話。
陳敏爾說,其實鄉愁的最高境界是家國情懷、民族情懷,承載著民族情感、民族夢想、民族希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并不是陳敏爾第一次為青年學生授課。去年教師節,他在貴州大學作了主題為關于國家和青年成長的講座。
秦潔覺得陳敏爾的每一句話都說到自己的心坎兒里了。“改變不如從當下做起。”聽完課后,她拿出手機撥通了父母的電話。
?
?
相關鏈接:
錄制教學視頻網絡直播授課 西安中小學停課不停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