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日前出臺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今后該省特困人員供養將不再區分農村五保對象和城市“三無”人員兩個體系,全部統一納入特困人員供養,實現籌資、服務、供養內容等方面的統籌,優先為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提供集中供養服務。
城鄉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都是特殊困難的一類群體。安徽省現有特困人員44.7萬人,其中,原農村五保供養對象41.2萬人,原城市三無人員3.5萬人。盡管多年來,安徽省特困人員的供養水平和供養機構設施條件有很大改善,但受制于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供養水平仍然不高,供養服務機構管養水平和照護仍然有待提升。
新出臺的安徽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實施意見對此明確了政策措施。根據實施意見,今后安徽省對特困人員供養,將打破過去農村五保對象和城市“三無”人員兩個體系供養和救助的“二元”結構,在政策目標、資金統籌、對象范圍、救助供養、經辦服務等方面實施城鄉統籌,確保城鄉特困人員都能公平獲得救助供養服務。
具體保障上,在過去僅有基本生活標準的基礎上,增加照料護理標準。實行基本生活標準滿足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按照不低于上年度當地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60%確定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并建立基本生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做到量力而行,具有可持續性。照料護理標準則根據特困人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務需求分類制訂,對特困人員實行差異化供養。照料護理補貼的最低補貼標準不得低于基本生活標準的10%。
此外,新的實施意見提高了對特困人員供養的統籌層次,明確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對于特困人員中的不能自理人員,優先提供集中供養服務。
安徽省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特困人員幫扶,鼓勵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發展供養服務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落實稅費優惠等政策,鼓勵社會組織、公益組織、民辦的老年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供養服務。
?
?
相關鏈接:
安徽蕪湖一校園內小河發現女尸 警方已介入調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