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敵方潛水員或小型潛艇欲對海岸上某重要設施圖謀不軌時,該怎樣在其剛進入沿岸海域時即被發現?為解決這一問題,俄羅斯海岸警衛隊正嘗試部署水下電磁探測系統。
據俄軍方“五角星”電視臺網站日前報道,海岸警衛隊測試的電磁探測系統名為“美杜莎”,其研制單位是位于莫斯科州專門開發安保裝置的“代達洛斯”科技集團。
該集團副總經理科茲洛夫介紹說,每套“美杜莎”系統由8臺電子儀器組成,其中數臺控制器位于岸上機房內,控制器的一端通過電纜與后方值班室操控臺相連,另一端通過多芯導線與水下的感應器相連。多芯導線和感應器的任務就是在水下監控其自身產生的電磁場。
科茲洛夫說,各國潛水員的標配裝備通常包括匕首和含金屬零部件的水下呼吸裝置,各種小型潛艇、無人潛航器也都有金屬質地的結構框架、外殼或機械手。只要這些外來金屬物體在“美杜莎”探測區內出現,就會引起磁場變化。在發現異常情況后,“美杜莎”系統的水下感應器會把相關信息傳至岸上控制器,后者可對情報進行初步分析并將分析結果送交操控臺,供監控人員綜合判斷是否需要采取相應防御行動。
研發人員表示,每套“美杜莎”系統可不間斷監測距海岸500米遠、250米寬、水深30米以內海域,還可將海中金屬垃圾與潛水裝備和潛艇等區分開。在沿海地區可能出現的任何天氣及海水流速條件下,該系統都能有效工作。
當地媒體援引俄軍事評論員利亞明的話報道說,目前探測水下目標時往往首選聲吶浮標,但沿岸二三十米的水深對聲吶浮標來說太淺,不利于其充分收發聲波。此外,近岸海底復雜的地形、被風暴劇烈擾動的海面等對聲吶浮標不利的因素,通常也不會給水下電磁探測系統帶來太大問題。
利亞明介紹,迄今與“美杜莎”系統工作原理類似的唯一產品是以色列“加爾德-塞科技術”公司研制的“多重守衛”電磁探測系統,但該系統探測范圍不及“美杜莎”。
?
相關鏈接:
俄羅斯駐敘利亞使館再遭炮彈襲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