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北京一中醫院針對老人推出“促銷活動”,到門診開藥滿500元即可獲得禮品。有市民質疑,退休老年人醫保報銷比例較高,醫院在年底醫保起付線“清零”前做活動,有加劇老年人“突擊買藥”嫌疑,造成醫藥資源浪費。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購物送禮式促銷,的確沒啥不妥。既然如此,醫院在年底推出買藥送禮品活動,其初衷更是出于補助困難老人的善意,醫院不再是一副千年不變的老面孔,甚至有了吸引客戶的促銷意識,多少令人受寵若驚。
面對買藥滿500送雞蛋面粉這種百年難遇的優惠,出現老年患者排長隊買藥的盛景,也就并不意外。不過,藥品雖然是商品,但并非普通商品。家庭日用品趁著促銷多囤點,當然沒問題。但藥品有所不同,藥品不能當飯吃,囤多了一旦過了有效期,便不能使用,假如不是確有需求的藥品,囤藥這事兒,即便對患者而言也完全是一種浪費。
這邊廂醫院多賣了藥,還獲得了“補助困難老年人”的美名,那邊廂患者也享受了促銷送禮的優惠,“買藥送禮品”看似各取所需的雙贏交易。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醫院所謂補助困難老年人,究竟是否付出了真金白銀?“買藥送禮”究竟是慷誰之慨,恐怕更值得追問。
事實上,“買藥送禮”背后的真正玄機,正在于醫保支付。假如“買藥送禮”使用的不是醫保賬戶,而是需要自掏腰包,患者們恐怕不會如此趨之若鶩。可以設想,“買藥送禮”的所謂促銷模式,其實是以小利誘惑公眾套取醫保資金,真正為這一模式承擔了最高成本的其實是醫保基金。
當然,“買藥送禮”對于醫保基金的透支,當然不應縱容,但這一畸形模式的出現,未嘗不是暴露出醫保制度的漏洞與不足,每年門診報銷限額2萬元,年底醫保報銷起付線“清零”,其中恐怕也有不合理之處,如何讓醫保制度更合理更公平,顯然尤為關鍵。
基于此,“買藥送禮”這一促銷模式,其背后的制度成因,或許更亟待反思。 (江蘇 武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