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裁員,只是公司人員結構的‘優化’和調整。”2016年12月底,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簡稱“阿木”)在其公司位于東四環的會議室不停地向記者解釋、強調。
對于員工的結構調整,阿木以及整個樂視并沒有回避:人有出有進,尤其在公司面臨困難和戰略調整時,這是不得已的行為。
實際上,在2016年,許多互聯網公司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不同的是,有的企業能夠盡可能給員工更多補償,有的則涉嫌變相裁員,逼迫他們主動離職。
在整個互聯網行業逐漸步入成熟期之時,員工的權益保障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
樂視正面回應“裁員”
有關樂視“裁員”的報道開始于2016年11月6日,樂視掌門人賈躍亭在給內部員工的信中承認,因為公司發展過快,部分領域的資金鏈出現緊張,需要調整節奏,放慢速度,從“蒙眼狂奔”轉變為“點剎”和“換擋”。
樂視作為近幾年國內互聯網企業中的翹楚,其業務和人員都經歷了快速膨脹。業務范圍不僅包括手機、電視、電動汽車等硬件領域,還包括體育、影視、金融、大數據軟件等子生態領域,不僅有上市公司業務,還有更多非上市業務。
樂視擴張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其人員的迅速增加。有媒體報道,其在2016年一年,員工增加數量就超過5000人,其全部員工約1.5萬人。
樂視的快速發展,被認為是典型的互聯網企業經營模式,依靠“燒錢”,迅速擴張,占領市場。樂視也一度實現了其目標,比如,其虧本銷售的“超級手機”上線1年多時間,迅速賣出約1700萬部。“超過一般手機企業5年到8年的量。”對此,阿木和他的同事帶著自豪。
也正因為業務擴張太快,攤子鋪得過大,管理沒能及時跟上,再加上其電動汽車業務耗資巨大,樂視首先在其手機業務上出現了資金短缺,隨之公司其他業務的資金緊張問題也暴露出來。對此,阿木以及整個樂視并不否認。
公司業務調整不可避免,由規模擴張到盈利需求的轉變也更加緊迫。這首先反映在員工的調整和縮減上。約10%的員工被卷入這輪風波之中,總人數超千人。
在采訪中,阿木更愿意用“換人用人”和“優化”來描述此次組織變化。一部分高管和員工因不符合公司發展要求,被“優化”。“組織變革是賈躍亭內部信傳遞出的一個明確信息,換人和用人成為樂視開啟戰略第二階段的信號燈。”阿木說。
高流動性的行業特點
即便獲得了應有的補償,但是有的被“優化”員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是表達了失望之情,甚至還很憤怒。
不過,更多的被“優化”者默默選擇了接受。
“好聚好散,從頭再來。”王迪(化名)便是其中的一員,他并不覺得這算什么大事,無非再換一份工作。對于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他來說,這再正常不過了。
但要說沒有一點遺憾,也不可能。當初他也是奔著這家公司的理念而來,覺得在這里能夠干出讓自己更滿意的事。何況當時他是被“挖過來的”,公司給了不錯的薪水。
“我們都知道,企業確實遇到了困難,但只要按照法律賠償到位,也沒什么可說的。”雖然有遺憾,但被通知“離職”后,王迪還是平靜地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離開了。
在互聯網這個本身流動性就比較大的行業,許多人都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記者采訪了多位有跳槽經歷的互聯網行業從業人員,他們對于跳槽和“被優化”習以為常,有的人反而能夠找到更好的“下家”。
“這個行業的人員大多年輕且高學歷,再找一份工作并非難事。”在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擔任副總編輯的王兵告訴記者,他曾經在國內一家門戶網站擔任頻道副主編,因公司調整“被辭職”。好在老東家并沒有虧待他,按照勞動法,給足了他賠償。如今他在這家企業收入比原來更高。
互聯網企業的人員流動頻繁已經成為這一行業的特點。許多互聯網企業成立后,為了快速占領市場,短期內需要大量的人才,便通過高薪、給予股權等方式挖人。但是一旦市場不景氣,企業所融資金“燒完”,后續資金難以跟上,普通員工往往成為公司調整最先波及的對象。
遵守勞動法應是前提
“我們完全按照勞動法規定,給了‘優化’員工應有的賠償。”面對記者的提問,阿木如此回答。據悉,在此輪調整中,樂視按照勞動合同法,給予員工“N+1”的賠償,這也是大多數員工能夠平和離開的前提。
但是在互聯網行業,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夠盡到這一基本義務。有的企業為了減少損失,甚至采取各種手段,變相逼迫員工主動離職,以規避賠償義務。
近兩年來,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不久前,國內某知名互聯網企業就采用了所謂的“996”工作制,由于涉嫌侵犯員工的正常休息權,被認為是逼迫員工主動離職的手段。這家企業因為前期擴張太快,后期無法支撐,想通過減少員工數量減少開支。
更有企業采用所謂“末位淘汰”的考核機制,借此既達到裁員目的,又逃避裁員后的賠償。
“(變相裁員)這種做法更惡劣,還不如直截了當與職工當面商量辭退事宜,按照勞動合同和法律進行賠償,互不耽誤。”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對記者說。
劉俊海直言,企業在裁員時,首先要合法,這是基礎和前提;其次,企業能不裁員盡量不要裁員,因為企業只有善待員工,員工才能與企業共渡難關。
“即便迫不得已裁員,也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給予員工充分賠償,且應提前與員工進行充分溝通,給他們緩沖時間。”劉俊海說。
他還提醒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多起裁員事件的出現,證明這個行業目前還處于不穩定狀態,有一定泡沫,許多企業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因此在選擇工作時更要謹慎。(記者孫喜保)
?
?
?
相關鏈接:
互聯網企業動蕩變相裁員規避賠償 員工權益如何保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