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目前仍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占據,伊政府軍發起的圍攻收復之戰仍在持續。而在摩蘇爾城南部約30公里處的尼姆魯德村,不久前剛剛迎來渴望已久的自由。
兩年前,尼姆魯德村所在地區被“伊斯蘭國”占領,32歲的村民朱布里帶著新婚妻子逃離了村莊。一個多月前聽說政府軍收復了尼姆魯德村,朱布里立刻攜家人趕回村子。
故土難離。兩年間,他和妻子輾轉于伊拉克各大城市,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安頓下來的家,卻一直未能如愿。返鄉后的朱布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回到村子時,我們真是太激動了,有的人趴在地上親吻政府軍士兵的靴子”。
戰亂中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深知,除了這片從小生長的土地外,別處都不是家。朱布里說,他最大的遺憾莫過于當初沒有奮起反抗,用雙手去保衛自己的家園。
2016年歲尾,尼姆魯德村終于結束“伊斯蘭國”的統治。如今,村民們再也不想拋棄自己的家園,男人們紛紛從伊拉克政府軍士兵手中接過武器,組成地方民兵保衛家園。朱布里也成為一名民兵,時常在村外站崗執勤,眼睛緊盯著出入村子的陌生人。
戰火摧殘,讓朱布里家鄉變成一片廢墟。“伊斯蘭國”統治期間,極端組織成員炸毀撤離村民的房屋,殺害離鄉村民的親屬,并以“逃走者不忠于伊斯蘭教”為名,強迫留在村里的妻子宣稱與離鄉的丈夫離婚。
“我的兄弟也被‘伊斯蘭國’殺害,”朱布里說,“兄弟的死就像一個夢魘,每當想起此事,兩年來的苦痛就會涌上心頭,倍感折磨。”
尼姆魯德村的稱謂源自亞述帝國都城的名字,古城遺址就在村子不遠處。當地原來是一個旅游景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村里也有不少人從事旅游生意。然而,2015年3月古城被“伊斯蘭國”用炸藥摧毀殆盡。
據村民控訴,極端組織武裝分子用電鉆、斧頭等工具,把古城遺址中可以拿走的東西拆下賣掉,拿不走的就用錘子砸毀,最后實在拆不掉的就用炸藥全部炸毀。
如今的尼姆魯德村,遍地可見被炸毀的房屋殘骸,田園中零零散散地游蕩著幾只公雞和幾條看門的老狗。正如朱布里說的那樣,“離開前我們曾擁有一切,回來時一切都成為泡影”。
目前,仍有1萬多名流離失所的摩蘇爾居民住在城南郊外的帳篷里,何時能重返家園對他們來說仍是未知數。相比而言,雖然受損嚴重,但已走上重建軌道的尼姆魯德地區已屬幸運。
朱布里指著已成廢墟的舊房子說:“我曾發過誓,永遠不會重建自己的房子,我要在舊房子旁建一個新家,保留那一片廢墟,讓所有人記住‘伊斯蘭國’的所作所為,并把這件事告訴子孫后代。”
2016年,在兩河流域這片古老土地上,背井離鄉、妻離子散的戰亂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經歷過戰亂的人們更懂得和平的可貴,朱布里期盼伊拉克早日結束戰亂,重新沐浴在和平的陽光里。
?
相關鏈接:
伊拉克首都遭爆炸襲擊造成至少35人死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