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小長假之前,央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推出了針對個人購匯與資本匯出的管理舉措,并將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CFETS匯率指數構成進行了一些調整。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根據目前人民幣匯率“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這些舉措仍符合資本項目有序開放的政策目標,相關政策管理加強并非“一刀切”式的收緊;另一方面,盡管看空聲音并未消除,但2017年人民幣匯率整體走向仍取決于中國經濟基本面整體表現。
對新政反應平靜
2017年第一個工作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分頭趕往商業銀行、私募基金等多個機構實地了解后發現,無論是企業、個人,還是投資機構,并未感受到購匯新政帶來的明顯沖擊。
“想在美股和港股賺錢的投資者早就開始行動了,這部分投資不會受影響。現在才想起來要到境外投資買股票的,投不成了。不過,這也是好事,因為在金融市場上,后知后覺者一般是不會賺錢的。”某私募基金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另外一家私募基金也表示,已在港股、美股的投資不受影響,也沒有聽說要清理、整頓存量部分的資金。
與投資人的情況相似,新的換匯政策實施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個人和企業對新政的反應都較理性和平靜。某投資公司負責人介紹,因早已有換匯政策收緊的預期,所以企業都較早地做了應對。“企業主一般都用遠期結售匯等衍生工具對沖風險,預期已經充分釋放。”該人士稱。
記者實地查看后發現,多個中國銀行網點客流量并沒有明顯變化,大堂經理也反應居民購匯需求沒有顯著增加。“對個人到美國讀書或旅游來說,換匯政策的調整幾乎沒有影響,就是多填一張表格而已。”中國銀行某網點客戶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長三角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負責人介紹,由于換匯新政,企業和銀行自營資金對于匯率衍生工具的需求增加,這部分交易量可能會明顯上升。
向非法購匯出招
外匯局在2016年最后一天宣布,將從三個方面加強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一是細化申報內容,明晰個人購付匯應遵循的規則和相應的法律責任;二是強化銀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三是對個人申報進行事中事后抽查并加大懲處力度。整體來看,外匯局在個人每年5萬美元購匯限額不變的情況下,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合規性檢查,并再度明確境內個人購匯不得用于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除強化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外,央行也在近日出臺了《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其中對個人銀行賬戶的跨境資金交易,明確要求金融機構應上報大額交易報告,報告標準為人民幣20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另外,對當日單筆或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現金支取、現金結售匯、現鈔兌換、現金匯款等也要報送大額交易報告,相關監管辦法將于2017年7月1日起實施。
“雖相關審查流程和程序在技術層面可再做探討,但央行該舉措并沒有抵觸當前資本項目部分開放的相關政策規定。”中國銀行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分析師丁孟表示,央行此舉主要針對的并不是出境旅游、就醫、留學等正常的購匯,甚至對于那些所謂因人民幣貶值擔憂帶來的“預防性”購匯也沒有進行嚴格管控。央行主要是對那些諸如“螞蟻搬家”式的地下錢莊,通過非法借用個人名義通過非正規渠道的資本外流,通過這一新政加強監管。
整體而言,雖央行此舉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可能會產生一些短期的負面影響,但人民幣長期市場化方向并不會因此改變。未來,不排除央行在人民幣外部貶值壓力偏大或減輕時期,再進行階段性收緊或放松,但人民幣資本項目的收緊并不會成為長期趨勢。
上海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胡月曉表示,本次央行有關個人購匯、匯出境外等所謂的“新政”,很大程度上并沒有太大“新意”。一年前的2016年1月1日,外匯管理局上線運行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對個人結匯、購匯業務進行監測和數據統計。從現實角度看,作為一個資本項目僅部分開放的“半管制”貨幣,根據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外匯局此次要求個人購匯及向境外匯出需進行相應申報,只是以往規定的一次重申和要求更嚴格地執行,并非市場人士認為的“大幅加強資本管制”。
匯率指數調整有據可依
在貨幣當局加強對有關個人購匯和用途真實性監管的同時,2016年12月29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宣布,將人民幣匯率指數的貨幣籃子中的貨幣數量由原來的13種增加至24種,并將籃子中的美元權重進行小幅調降。
對于本次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CFETS匯率指數構成的調整,丁孟分析,雖美元權重下降和更多新興市場貨幣納入,在客觀上會使得CFETS匯率指數對歐美發達經濟體貨幣的反應程度有所下降,進而支撐人民幣整體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水平相對更易穩定。但另一方面,綜合考慮到中國當前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和“走出去”戰略,央行此次對匯率指數構成的調整也同樣有其現實基礎和積極意義。此外,現階段大多數投資者可能普遍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即“人民幣本身也還只是一個新興市場貨幣”。
胡月曉表示,本次CFETS匯率指數權重的調整可以更好反映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匯率水平。現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推進方向與“一帶一路”倡議方向主要還是瞄準新興市場,增加新興貨幣權重也有必要的現實意義。從未來更長一段時間看,出于對外經濟交往及擴大人民幣影響力的需要,預計人民幣CFETS匯率指數還將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貨幣籃子進行調整。
來自招商證券的測算也指出,本次CFETS貨幣籃子調整后,新增籃子貨幣權重累計增加21.09%,基本涵蓋我國各主要貿易伙伴幣種,從而進一步提升貨幣籃子的代表性。
華僑銀行分析認為,新的人民幣指數最直接的影響是,在美元強勢下,新權重下的人民幣指數表現可能會好于舊權重下人民幣指數的表現。華僑銀行用歷史數據檢測發現,從2016年12月12日到12月30日這段時間,新權重下人民幣指數升值0.35%,而舊指數下人民幣指數僅升值0.1%。
經濟基本面仍是關鍵因素
展望未來人民幣匯率整體情況,丁孟認為,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最大看點仍集中在人民幣匯率是否能保持大體穩定,如果走軟壓力階段性延續,相應的走軟幅度是否還整體可控?目前,部分市場人士對于人民幣匯率的關注角度事實上有些過于偏重于“術”,而并不是中國經濟自身的“道”。2015年之前的多個年份,中國經濟持續繁榮、經常賬戶快速增長,人民幣匯率同步出現自發性大幅升值,這就是經濟基本面“道”的反應。從這個角度上看,金融市場的投資者與居民對于人民幣匯率的關注,不應當拘泥在有關外匯管理政策的變動上,而應看重中國經濟表現。
胡月曉指出,縱觀2016年人民幣匯率和中國經濟整體表現,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大幅貶值,但并不是中國經濟基本面變化產生的預期所導致,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場情緒變化所引發。在此背景下,貨幣監管部門為避免可能出現的外匯儲備過快下降、恐慌性購匯等,避免各類市場主體對中國國際收支、跨境資本流動、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產生過于負面的預期,加強資本管制也基本在情理之中。
胡月曉認為,2017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未必會延續2016年大幅貶值走勢。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經過2015年末至今一年多下跌后,目前在6.95一線形成重要的階段性平衡;另一方面,決定人民幣匯率中長期表現的關鍵因素仍在于經濟基本面。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在三大方面仍存支撐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健的理由:其一,盡管2016年以來中國GDP增速有所放緩,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這一表現仍穩居于第一梯隊;其二,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等改革政策的平穩推進,使得中國經濟打開轉型升級的巨大空間;其三,在全球經濟復蘇仍不平穩的當下,中國在產業政策、宏觀經濟調控等方面,相較于其他大多數經濟體,有明顯的決策和制度優勢。
廣發證券外匯市場分析師趙鵬泳表示,盡管對于元旦前管理層的相關舉措,市場短期可能還需一定時間來消化,但相對于中國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言,目前1000億美元左右的居民外幣存款本身,并非是央行匯率預期管理的重點。階段性資本項目管控的增強,客觀上也勢必有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
相關鏈接:
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緊貼”7、外匯儲備“逼近”3萬億美元?——人民銀行、外匯局相關人士來解惑
人民幣匯率“破7”近在咫尺 專家:加大正面引導預期
【經濟信心】11月份人民幣匯率指數保持基本穩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