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讓遠在北京的兒子吃上家常菜,沈陽一對古稀夫妻也是蠻拼的:他們親手烹制紅燒肘子、白肉酸菜,裝在封閉的容器里打包好,向北京快遞……老夫妻沒想到,從2016年到2017年跨越了個年,兒子仍未吃上,這是咋回事?1月3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采訪了這件事。
快遞小伙“拍胸脯”:兩天就能到
李大爺家住渾南區。他和老伴年逾七十,獨生子遠在北京工作。新年前夕,老兩口突發奇想:現在快遞這么發達,咱親手做倆家常菜,給兒子快遞過去,讓他嘗嘗家鄉的味道。
夫妻倆一頓忙活后,烹制了兩道拿手菜:紅燒肘子、白肉酸菜,找來容器裝入后再密閉好,興高采烈地準備去快遞。不巧,李大爺不小心崴了腳無法出門,只能由老伴獨自去辦理。
“那一天是2016年12月20日,我記得很清楚!”李大爺回憶,老伴很快就辦完回家了,連聲說:“人家天天快遞的小伙‘拍胸脯’說,兩天內就能送到。”
都跨年了,菜還沒端上兒子餐桌
此后,李大爺左一個電話右一個電話打給兒子,但反饋都是“沒收到呢”。
2016年12月24日是平安夜,李大爺打電話詢問,兒子仍說未收到貨。次日白天,焦急的李大爺致電“天天快遞”公司,對方回復稱,“這幾天正趕上圣誕節,快遞運送可能要稍晚一些。”他感覺人家說得有道理,于是又回家等信兒。
然而,12月26日、27日,他又相繼兩次找到快遞公司查詢,都被告知“貨在路上”。
“我快遞的是食品,都一周時間了,還能吃嗎?”李大爺生氣地說,“這都跨年了,兩道家常菜也沒上到兒子的餐桌上。”
快遞緣何變慢遞?這背后到底啥原因?原來地址填錯了
今年1月3日,記者通過向“天天快遞”沈陽分公司調查了解到,這期間出現了岔頭:2016年12月20日,李大爺老伴去填寫快遞單子時,由于患有青光眼,她就拿著李大爺事先寫好的地址,委托快遞工作人員代為填寫。辦完后,她揣著回執單就走了。
事發后,李大爺細看回執單才大吃一驚:快遞地址標明“蘇州工業園”,簽收人是個陌生名字。“我這貨是要送到北京西城區的呀。”李大爺哭笑不得。快遞公司解釋稱,可能是搞混了,要不就是貨單脫落了。
歷經十多天的“跨年旅行”,這份特殊的“快遞”被退回到李大爺手中。至此,兩道滿載父母之愛的家常菜已經長毛霉變。
?
?
相關鏈接:
失物招領要先交快遞費? 海口一市民遭遇新騙局
民營快遞申通快遞更名成功
國家郵政局:快遞均價12.8元 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5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