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酒駕禁令出臺,催生出了酒后代駕行業;2011年“醉駕入刑”正式實施,酒后代駕生意漸火。在激烈的競爭之下,代駕公司也日漸規范,但是行業內的不正當競爭依舊存在,而且一些“黑代駕”會在各種娛樂場所門口拉活攬客。記者了解到,對于代駕公司的管理,目前還處于真空狀態。(1月3日《東南早報》)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代駕尚未被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治理軌道。“無主管單位,無準入門檻,無統一標準”的代駕行業,不僅缺乏行業內部的規范和約束,相關立法也缺失。代駕公司和代駕自說自話,讓定價和服務不規范、長時間等候、事故糾紛、財產損失等現象屢見不鮮。代駕行業的“野蠻生長”,讓遇上靠譜的代駕成為一件“主要看運氣”的事情。
當代駕處于社會治理的邊緣地帶和空白地帶,消費者遇到諸如司機故意繞路多收費用、代駕交通違章等問題時,就會面臨“無處說理”“找不到人說理”的無奈與艱辛——準入門檻過低,讓代駕良莠不齊;代駕市場渾水好摸魚,讓一些“黑代駕”有了生存空間。
從一些發達國家的治理經驗來看,破解“代駕之困”的關鍵,一是立法,二是發揮行業協會的功能。2002年6月,日本出臺了“關于汽車駕駛酒后代駕業務適正化法律”,首次對酒后代駕業進行了規范。韓國成立了代駕協會,由它負責區域內代駕業務的運營。只有給代駕行業戴上“緊箍咒”,才能避免自彈自唱。
在身份社會逐漸向專業社會過渡的當下,社會分工的精細化蘊含著“專業人做專業事”的價值追求。代駕作為一個新興職業,不僅需要扎實的駕駛技能、豐富的駕駛經驗,也需要從業者遵循相應的職業規范和職業倫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代駕與消費者的互信互惠。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