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對居民投放的干垃圾進行掃描稱重。
記者李傳華 攝影報道
“自從去年8月智慧垃圾分類屋在我們小區建成之后,我們逐漸熟悉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不僅改變了居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改變了居住的環境。沒有了臭氣熏天、蚊蟲鼠蠊等煩擾,空氣清新了,環境也美化了,生活質量也上了一個檔次,我們是真心喜歡。”1月3日,瓊山區金科嘉園小區居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多種辦法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1月3日一大早,京環環衛公司負責金科嘉園智慧垃圾分類屋的工作人員便忙開了,他們除了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對新投放垃圾進行稱重外,還對前一天收集的干垃圾進行精細化分選。
據介紹,智慧垃圾分類屋主要接收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大件垃圾。垃圾投放分干垃圾、濕垃圾兩個投放口進行投放。如何讓居民參與垃圾分類,京環公司想了不少辦法,通過專門人員指導、粘貼宣傳材料和活動宣傳等方式開展宣傳,使居民對垃圾分類和智慧垃圾分類屋有了充分的了解,從而自主進行垃圾分類;搭建微信平臺,向居民反饋獎勵信息及相關垃圾分類知識;為了鼓勵居民主動進行垃圾分類,公司給小區每戶居民免費發放2個垃圾桶并每月發放帶有二維碼的垃圾袋,讓居民自覺把干、濕垃圾初步分類好,再送到分類屋,分類屋的工作人員對垃圾進行稱重,并給予居民相應的積分。積分信息通過系統發送到居民手機上,居民可根據累積的積分在相應的網上商城兌換日常用品。在初步運營期間,居民每投放1公斤的干垃圾就能得到5角錢的積分獎勵。
“自家垃圾不分類都會不習慣”
當天上午,記者在金科嘉園智慧垃圾分類屋現場觀察居民們投放垃圾的情況,2個小時內,記者看到有30多人前來投放垃圾,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非常高。居民們一般都是手提兩個袋子,一個是干垃圾,一個是濕垃圾,拿到垃圾分類屋外,他們很熟練地將垃圾投進相應的窗口。
智慧垃圾分類屋負責人覃釗介紹,金科嘉園小區共有200戶左右的居民,目前在智慧垃圾屋注冊的用戶達到124戶,沒有注冊的多是一些老人,不熟悉高科技,盡管沒有注冊,但他們也自覺將垃圾分類好后送到垃圾屋分投。京環環衛公司總經理陸文進介紹,從去年8月份智慧垃圾開展運營以來,就已先后回收垃圾6.25噸,累積送出積分325124分,其中紙箱3.25噸、舊衣服0.8噸、塑料0.6噸、金屬1.2噸,其它0.4噸。
“每天家里產生的垃圾,家人都要分類來裝,然后拿到智慧垃圾分類屋去投放,不分類好像都不習慣了。”采訪中,多戶金科嘉園的業主向介紹吐露心聲,并希望小區全部業主都參與進來,讓小區更加整潔靚麗。
告別“臟亂差”小區靚麗居民樂
當天,記者在金科嘉園小區走訪發現,該小區并不大,但小區內部非常干凈,幾乎見不到一張紙片或其它垃圾,有老人在小區內活動健身,小區給人的感覺非常舒服,非常有品質。對此,不少小區居民表示,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離不開智慧垃圾分類屋發揮的作用。
小區居民告訴記者,小區原來只是建有簡易垃圾屋,居民家中產生的垃圾大多都隨手丟到垃圾屋,不僅味道難聞,還產生螳螂和蚊蟲,垃圾滲透液對垃圾屋周圍的污染也很大,老鼠橫行,使小區顯得很雜亂而又臟兮兮的。智慧垃圾分類屋取代過去的垃圾屋后,小區的面貌一下子就變了,首先是沒有了任何異味,蚊蟲老鼠也失去了孳生的地方,小區的空氣也變清新了,生活比過去舒服多了。居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智慧垃圾分類屋的益處,無不稱贊。通過參與垃圾分類,居民們自身環境衛生的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以前小區里有居民亂扔垃圾現象存在,但現在沒有了,甚至連一個煙頭都很難看到。”居民劉大爺說。
?
?
相關鏈接:
海口:垃圾分類如何落到實處 讓居民從旁觀者變參與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