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津
我省傳統漁業如何向現代漁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環境友好的現代漁業發展道路?海南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前行。1月3日,記者從省政府了解到,接下來,全省將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協調推進養殖、增殖、捕撈、加工流通、休閑漁業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形成現代漁業發展新形式、新態勢。
預計到2020年,全省的漁業經濟增加值要達500億元,年平均增長10%,漁民人均純收入達2萬元,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全省海水產健康養殖面積達到40萬畝,覆蓋率達到65%;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保持95%以上……
現代漁業經營體制將建立
“全省各市縣要制定出臺本市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優化養殖生產布局,依法落實水域灘涂養殖證制度,保障漁業生產者基本權益”,在日前出臺的《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中如是指出。
根據規劃,至2020年,規劃范圍內全面實現養殖持證生產。并大力發展以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漁場和漁業生產經營大戶為主的現代漁業經營主體,打造50家漁業龍頭企業、500家漁業示范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同時,全省會支持發展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充分發揮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市縣漁業經濟的示范帶動作用;建立健全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重點支持專業化經營性服務組織為漁戶提供苗種、病害防治、漁資供應、加工運銷、市場信息等服務。
現代水產養殖將成為主流
未來,海南會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此外,將扶持發展現代養殖業,加快推進池塘標準化建設,擴大深水網箱養殖和工廠化養殖規模,推進水產養殖應用物聯網技術,至2020年,全省要建成高標準池塘30萬畝,深水網箱養殖數量達14萬口,工廠化養殖水體達100萬立方米,物聯網技術逐步應用于水產養殖生產。而且,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精品養殖。
不僅如此,還將推進西中南沙島礁潟湖適度發展深水網箱養殖,至2020年,建成深水網箱500口;支持發展碳匯漁業,鼓勵在西中南沙合適區域適度開展名優品種的貝類底播養殖;打造南海海上漁業科研平臺,初步實現養殖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一體化。
水產品精深加工不斷擴展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繼續穩定水產品對外出口份額,著力開拓羅非魚、金鯧魚、南美白對蝦等主導品種的國內市場。
而且,將大力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提高水產品附加值;以合作方式推進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打造面向東盟各國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鼓勵企業加強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漁業來料加工,建設一批水產品來料加工基地;實施水產品品牌發展戰略,培育5個海南特色水產品著名品牌;大力發展“互聯網+漁業”,與電商合作,構建“海南水產品”網上商城,鼓勵漁民、漁業企業發展互聯網營商模式。
休閑漁業增殖漁業引領新時尚
當前,我省已將休閑漁業納入全域旅游和“百千工程”規劃建設,計劃打造休閑漁業示范鄉鎮5個,示范漁村30個。
制定出臺《海南省休閑漁業管理辦法》,依法依規推動我省休閑漁業健康發展。在海洋公園建設范圍內選劃適宜區域發展休閑漁業,實現海洋文化、娛樂與漁業休閑融合發展;積極探索發展島礁休閑漁業,發展集食宿餐飲、潛水觀光、潛捕、海釣、觀賞魚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特色高腳屋式休閑漁業;大力發展“國際旅游島+漁業”模式,鼓勵旅游企業采取“公司+漁民”、“旅游+漁業”模式,將漁村、漁港、漁船、養殖基地、海洋牧場等漁業要素納入國際旅游島和全域旅游建設,帶動漁民轉產轉業和增收。
不只這些,海南還實施增殖漁業行動計劃,在海口、三亞、三沙等市縣推行“增殖放流+人工魚礁+貝藻底播”為主的海洋牧場建設,至2020年,海洋牧場建設面積要達10萬畝、人工魚礁達65萬空方、放流種苗數量達5億尾、貝藻底播面積達5萬畝。且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游釣型、投礁型、底播型、裝備型、田園型等多種形式海洋牧場建設,推進海洋漁業從“獵捕型”向“農牧化”轉變。
(海口網1月6日訊)
?
?
相關鏈接:
研討平衡生態保護 東寨港可持續漁業發展研討會召開
海南將提升海洋信息化管理能力 打造智慧漁業
萬寧市海洋與漁業監察大隊副大隊長紀明忠嚴重違紀被處分
臺風“海馬”造成廣東三市漁業經濟損失6.11億元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