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故障并不稀奇,但第一天開通就卡殼多少有點尷尬,更何況,這段地鐵已經修了100年!新年伊始,美國紐約市民驚奇地發現,曼哈頓“第二大道”地鐵開通了!這可不是件小事,這段地鐵最早于1919年承諾修建,迄今“破土動工”過多次,卻因遭遇大蕭條、世界大戰或政府財政破產等厄運而屢次夭折,簡直是美國最“倒霉”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經歷近一個世紀后,“第二大道”地鐵終于開通,讓已經習慣“自黑”的紐約乃至美國民眾震驚之余,不禁“淚流滿面”。
新車站的藝術陳列由大都會運輸署的藝術部門規劃,“地下美術館”主打4個世界級的公共裝置藝術,令人眼前一亮。
要了解“第二大道”地鐵在美國地鐵規劃中的“資歷”,不妨看看規劃之初的紐約市景:1919年,紐約市政府正式立項推進“第二大道”地鐵,當時美國總統還是伍德羅·威爾遜,市民開的還是福特T型轎車,地鐵票才5美分。此后10年,紐約市政府逐漸籌措好大約8600萬美元預算資金,準備確定中標方,開始動工。不料,1929年的股市崩盤及此后的經濟大蕭條讓地鐵項目戛然而止。
人們趕來圍觀新地鐵開通。
經濟復蘇后,地鐵項目剛準備上馬,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作罷;1950年,紐約市政府批準發行5億美元債券,重啟“第二大道”地鐵項目,遭遇朝鮮戰爭爆發,地鐵項目建設成本飆升,紐約市運輸局只能把大部分已籌措資金用于升級現有交通系統。1957年,《紐約時報》曾在頭版的一篇評論中為“第二大道”地鐵項目下“定論”,稱“‘第二大道’地鐵成為現實的可能性非常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