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人人都有醫保卡,身體出個小毛病,最常用的就是它。但是你知道嗎,醫保卡除了買藥、看病,又增加了好多新用途。2016年下半年,山東、重慶、江蘇等部分省市,職工本人可使用個人賬戶余額,在健身場館開展健身活動,但不得用于購買食品、衣物、健身器械或套取現金等。(1月5日新華社)
早在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體育界別的眾委員建議“將健身消費納入醫保范圍”,在網上引起熱議。在此語境下,山東、重慶、江蘇等地試行“刷醫保卡健身”,顯然是一種積極的探索。給醫保卡“松綁”,本身就是一種民意訴求。更何況,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可以預防疾病,提高人的體質,這顯然與建立醫療保險制度的初衷一脈相承。健身入醫保,顯然是一劑良方。
事實上,醫保卡變身消費卡,在坊間已經成為一種潛規則。盡管有關部門明確規定“禁止醫保定點藥店銷售生活用品”,但許多醫保定點藥店仍然明目張膽地將日常用品擺成了“超市”,有關部門不會沒有發現吧?難道一些市民拿醫保卡“買醬油”,監管部門也在“打醬油”?如果這是真的,表明他們已經默許了讓醫保卡去充當消費卡;既然已經默許了讓醫保卡成消費卡,監管部門仍虛張聲勢地搬出這規定、那禁令,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健身入醫保,領跑健康生活。與其讓規定、禁令形同虛設,“卡”不住醫保卡變身消費卡,不如放手讓市民用醫保卡去解決日常健康生活所需。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專家呼吁,讓養老、醫保等閑置資金與住房公積金“嫁接”,解決困難群眾的教育、住房等民生問題。那么,就當允許醫保卡“客串”健身卡是一次“試水”吧。要知道,用健身活動預防疾病,是醫保的最高境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