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電話,仲女士被告知多了張信用卡,而且還超額1.5萬余元,但她本人從未申請、使用過該信用卡。目前,北京西城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
據律師表示,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將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女子信用卡遭冒用將被列入征信
1月4日下午,仲女士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自稱是銀行委托的第三方信用卡催款機構,稱仲女士有一張中國銀行的信用卡,已超額1.5萬余元,將被列入征信。隨后打電話的人還說出了信用卡辦理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而這些信息與仲女士全部吻合。仲女士之前并沒有辦理過該行信用卡,于是她懷疑有人冒用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
隨后,仲女士前往中國銀行黃寺支行咨詢,并向北京西城區警方報案。經過警方與銀行的查證,仲女士名下確實多了一張信用卡,且已超額透支。
身份信息8年前已遭冒用
5日上午,仲女士前往該信用卡的開戶行——中國銀行大成大廈支行咨詢,銀行工作人員找到了辦理這張信用卡時的簽字字樣,經過比照確定,上面所簽字樣并不是仲女士的筆跡。銀行開具的進賬單顯示,截至2017年1月6日,該信用卡已超額15525.17元。隨后,仲女士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調取了個人信用報告,狀態為呆賬(未能及時進行清賬)。
據仲女士介紹這張信用卡是8年前通過自己的身份證復印件申請的,除了姓名和身份證號是仲女士的,其他的信息與她并不一致。這張卡到底如何辦理成功?征信如何恢復正常?這些問題令她很困惑,她希望能從銀行得到一個合理的答復。
目前,仲女士已向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提出從未辦過該信用卡的申請,也向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提出異議申請,銀行方面表示會在180天內給仲女士答復。目前,西城警方也已介入調查。
銀行如未經核實需承擔責任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常莎律師表示,仲女士的情況,冒用者適用《兩高解釋》及《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將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仲女士本人可以向警方尋求幫助,維護自身權益。
對于銀行方面是否需要為此事承擔責任,常莎律師認為,這要根據案件情況判斷。此案中,如果銀行沒有核實身份信息即發放信用卡,則存在過錯,應該在過錯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師紅偉律師表示,仲女士個人信息被冒用辦理信用卡,是典型的個人信息泄露引發的刑事案件,銀行作為信用卡辦理機構未能盡到謹慎的審查職責。
此外,師紅偉律師還表示,仲女士的遭遇并非個案,冒用他人信用卡超額的情況不在少數,因此公民在注意個人信息保護的同時,作為使用個人信息的機構更要加強對信息的審核,才能杜絕或者減少個人信息被冒用案件的發生。(記者趙凱迪實習生陳維城)
?
?
?
相關鏈接:
買食用油賺大錢? 律師提醒:這是傳銷別上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