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2017年新年獻詞中透露:2016年華為銷售收入預計將達到52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2%。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華為銷售收入等于5個阿里巴巴 任正非是神嗎?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1-10 15:26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2017年新年獻詞中透露:2016年華為銷售收入預計將達到52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2%。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

      和別人比,以銷售收入計,5200億大致相當于1.5個聯想、5個格力電器、5個中興、5個阿里巴巴、6個比亞迪、6.5個小米;超過了BAT的總和;約等于萬達+萬科;在全球500強可以排前100名。

      和華為自己比,5200億相當于2012年銷售收入2202億元的2.36倍。作為一個千億級企業,華為用5年時間翻了一番還多。

      從收入構成看,根據華為過去5年年報,華為約有60%營收來自海外。照此計算,2016年,華為在海外創收約3120億元。

      2016年,中國經濟不景氣,全球經濟不景氣,華為卻創造業績神話。作為華為創始人和掌門人,任正非是神嗎?

      在鮮花和掌聲中,任正非卻如履薄冰。2017年,是華為成立的第30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的三十年大限快到了。華為公司想不死就得新生,我們的組織、結構、人才……所有一切都要變化。”任正非說。

      “傻投入”造就5200億

      “華為隨便抓一個機會就可以掙幾百億,但如果我們為短期利益所困,就會在非戰略機會上耽誤時間而喪失戰略機遇。”2015年底,任正非曾在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華為基本法》起草小組組長彭劍鋒的訪談中說,華為多年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堅持“管道戰略”。任正非把通信網絡管道比作太平洋、黃河、長江;企業網是城市自來水管網;終端是水龍頭,“沿著這個整合,都是管道,對華為都有用”。

      2016年,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以及消費者業務三大板塊共同支持了華為5200億銷售收入。

      運營商業務是華為的起家之地。在總結2016年戰績時,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2016年,運營商業務在持續做強網絡產品與服務的同時,以視頻、云化、運營轉型等為重大戰略方向,做大產業、推動產業發展,在保持高增長的同時,運營資產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2016年被稱為“4.5G商用元年”。全球4.5G商用/預商用網絡數超過90張,其中55張由華為部署。目前,華為已投入重金布局5G網絡。

      2016年還被認為是“視頻爆發元年”,視頻業務成為運營商的戰略業務。 2016年9月,任正非簽署了華為與徠卡共同設立麥克斯·別雷克創新實驗室的協議。他預計,未來的信息社會將有90%以上的流量來自圖像和視頻。

      在另一大板塊——企業業務上,徐直軍談到,2016年,通過與全球合作伙伴密切協作,共同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應對數字化轉型挑戰,構建合作共贏生態圈,實現在智慧城市、能源、金融、交通、制造等重點行業持續有效增長。

      2016年,華為消費者業務也實現了面向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關鍵性突破。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不受資本市場的約束和綁架,我們可以為理想和目標‘傻投入’,所以我們可以拒絕短視和機會主義,只抓戰略機遇,非戰略機會或短期撈錢機會可以放棄,這是資本和股東做不到的。”任正非在與彭劍鋒的訪談中說。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因為華為多年來走了“一條比別人更苦一點的路”,專注研發,執著“技術為王”,不搞短平快,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手機業務成“造血利器”

      手機業務在華為已經從最初的貼牌生產、利潤“薄如紙”的邊緣部門,成為銷售收入的造血利器。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2017新年獻詞中公布,2016年,預計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178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2%。消費者業務已經占到華為整個銷售收入的34.2%。

      據IDC預測,智能手機行業增長緩慢,全球年度發貨量增速約1%;而華為年度發貨預計1.39億臺,整體提升29%。華為已是僅次于蘋果、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手機企業,也是國內首家年發貨量過億的智能手機廠商。2016年1月13日,任正非在華為市場工作大會上指出,華為終端要敢于在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收入的目標。

      1000億美元,相當于再造一個華為,而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5年前華為品牌剛起步時,我們定下挑戰目標:‘要讓印著華為LOGO的高端智能手機賣到100萬臺。’大家覺得不可思議。”余承東回憶道。

      2011年11月,華為召開“三亞會議”,任正非在會上明確提出把最終消費者作為公司客戶,這一決定改變了華為手機研發和銷售模式。到2012年底,華為實現了從給運營商貼牌定制到自有品牌的轉變。

      2014年,在一次內部講話中,任正非警醒余承東:“一部手機賺30元人民幣,這算什么高科技、高水平?現在賺幾億美元就牛起來了,拿自己的長板去比別人的短板,還沾沾自喜。”任正非說,華為手機的業績,要以利潤為導向,而不是銷售收入。

      此后,華為手機決定脫離價格戰,依靠研發實力走高端市場,提升品牌溢價能力。2016年12月,上市8個月后,華為P9/P9 Plus全球發貨超過1000萬臺,成為華為首款出貨量破千萬的高端旗艦智能手機。

      2000研發干部再出征

      在2016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任正非提出:2020年把銷售規模提升至1500億美元(約1萬億人民幣)。

      這相當于在目前的規模上翻一番。對華為來說,又將投入一場戰斗。2016年10月28日晚間,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辦了一場“出征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征大會,宣布2000名華為高級研發人員和專家將奔赴歐洲、東南亞、中東、美洲、非洲等地,配合一線的市場團隊挖掘市場。

      任正非在出征大會上以“春江水暖鴨先知,不破樓蘭誓不還”為題講話。“在當前行業數字化及網絡轉型的時機,我們從研發團隊集結了2000名高級專家及干部,奔赴戰場,與幾萬名熟悉場景的前線將士,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鐵流。在機會窗開啟的時間,撲上去,撕開它,縱向發展,橫向擴張。”“我們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世界的戰略高地我們沒有占據,我們再不能錯過圖像時代。”

      他還回憶起2000年華為首次出征海外時的情景,“2000年五洲賓館出征將士的送行大會,我們打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大標語,充滿了一種悲壯,其實我們那時連馬革也沒有”。那次出征的戰績是,截至目前,華為有17萬多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展望未來,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大,ICT產業處于轉型之中。對于華為來說,實現下一次飛躍,“迫切需要更多的專家、將軍,建立起對未來復雜網絡更鞏固的防線”。

      “度過這輪危機,完成這一次改革,華為就能在世界上真正站起來。”任正非說。

    ?

    ?

    ?

    相關鏈接:

    俄媒:華為、聯想手機在俄銷售量直逼三星、蘋果
    今天,全中國沸騰了!華為碾壓高通,拿下5G時代

    ?

    相關鏈接:
    今天,全中國沸騰了!華為碾壓高通,拿下5G時代
    俄媒:華為、聯想手機在俄銷售量直逼三星、蘋果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姚冬琴]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