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環保部督查組持續在一線開展督查。督查組發現個別企業存在惡意生產行為,部分企業未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還有部分企業超標排放污染物。(1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
自入冬以來,我國多個地區頻頻遭到霧霾襲擊。影響范圍之廣,經歷時間之長,污染程度之重,早已超出了人們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線。目前,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陜西省,就有31個城市維持紅色預警,21個城市維持橙色預警,8個城市維持黃色預警。
在空氣嚴重污染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存在惡意生產行為,未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超標排放污染物,確實讓人憤怒和痛心。揆諸現實,像這樣只顧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盡責出力,可以說大有人在。
事實上,霧霾的形成與我們每一個人都脫不了干系。比如,企業排煙、工地揚塵、汽車尾氣、家庭烹飪等等,都對霧變霾或多或少地產生影響。由此可見,在抗擊霧霾的行動中,沒有誰應該置身于事外。為了藍天白云,為了新鮮空氣,無論政府還是企業抑或公眾,都應帶著責任積極參與進來。
政府要負起監督責任。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身處青山綠水,呼吸新鮮空氣,是廣大群眾的迫切心愿。順應人民的期待,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必須抓出力度,對轄區內的企業要加大排查,要加強監督。一旦發現企業違規排污,該罰款的罰款,該整改的整改,該關停的關停。總之,決不能用環境污染換取數字政績,決不能拿群眾健康拉動GDP增長。
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逐利本無可厚非,但昧著良心賺錢的確令人難以接受。在空氣遭受嚴重污染時,主動支持政府做好限產減排,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這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畢竟,企業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社會的支持。一個無視公眾健康的企業,一個不知回報社會的企業,它的產品受不受歡迎也就可想知了。
公眾應盡到配合責任。當下,很多人都心存一種誤區,認為防治霧霾是政府和企業的事。其實不然,家庭做頓飯、自己開次車看似無關緊要,可對大氣的危害卻不容小覷。當然,要人們天天吃水煮食品并不現實,但少開幾次車完全可以做到。尤其在霧霾天,少開車不開車更應成為自覺。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即使付出點享受那也是值得的。
空氣是一種最公正的自然資源,不管你是官員還是百姓,不管你是富人還是窮人,只要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的空氣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沒有自強不吸的本事,請現在就扛起責任出一分力。不做霧霾加害者,才能成為自由呼吸受益人。
?
?
相關鏈接:
霧霾真會“堵死”我們的肺嗎?引發呼吸道阻塞或炎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