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小萍 特約記者劉偉
“去年7月,政府送來8只羊,鎮上的獸醫定期過來給羊打防疫針,幫助非常周到。”龍華區遵譚鎮卜燕村村民王寧養高興地說。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遵譚鎮認真分析農戶致貧原因,因戶制宜,一戶一策,制定相應扶貧舉措,以“私人定制”菜單切實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看著正悠閑吃草的黑山羊,王寧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只母羊兩年可生三胎羊仔,每胎1到2只。8只山羊中有5只母羊,今年最少會產下10只羊崽。羊崽一年可長達40斤,能賣2200塊錢,“10只羊至少能賣2萬元,日子可有盼頭咯。”
今年50歲的王寧養家里共有4口人,兩個兒子都在上學,家里有2畝坡地,1畝水田,往年家庭年總收入3000余元,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了解王寧養的家庭情況后,遵譚鎮委鎮政府決定從產業、轉移勞動力、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給予幫扶。
“不僅給我送來羊,還幫我解決了兒子就業問題。”王寧養介紹,鎮里的幫扶小組已經協調勞動部門,等他的兩個孩子畢業后可以幫助對接用人單位,讓他們在海口實現就業,“在政府的幫助下,自己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私人定制摘“窮帽”
王寧養在遵譚鎮的扶貧幫扶中并不是特例,翻開遵譚鎮的扶貧工作手冊,記者發現,該鎮為全鎮的78戶貧困戶均量身定制了“造血+輸血”幫扶工作方案。
坊門村貧困戶蔡甫昌,一家4口人。除了正在上幼兒園的小女兒外,妻子和大女兒都是病人,全家就他一個勞動力,半畝水田和一畝半的坡地,實在難以解困。
了解到蔡甫昌的實際情況后,遵譚鎮幫扶小組牽線搭橋,組織他與村里其他四戶貧困戶搭伙養禽畜脫貧,同時積極協調農合、民政、殘聯等部門,幫助他妻子和大女兒辦理殘疾證,并在藥物治療上給予支持,減免他的新農合參合資金。
“我們今后的幫扶政策,將繼續堅持‘造血+輸血’,進行‘私人定制’式扶貧,保證貧困戶能夠有穩定而持續增長的收入”,遵譚鎮副鎮長陳元表示。
(海口網1月11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良村一貧困戶2畝富貴竹賺2萬多 種養結合治貧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