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巖壘起的院墻矗立在道路的兩側。
海口網1月11日消息(記者黃暉 通訊員鄭峻敬 攝影報道)海口秀英區以“雙創”為契機,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提升鄉風文明,促進文明生態村建設,11日上午,海口網記者來到位于秀英區石山鎮建新村的儒洪村與昌道村,探訪這兩座古老的村落,體驗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文明生態村的詩意生活。
魁星塔。(鄭峻敬攝)
欣賞最美院墻 領略古塔魅力
石山鎮建新村下轄儒洪、昌道、揚南、儒符、浩昌、儒群、美玉等七個自然村,全村500多戶,人口2380多人。其中儒洪村及昌道村各以其悠遠的歷史魅力及濃厚的文創氛圍遠近聞名。
一走進儒洪村,一條嶄新的水泥大道展現在眼前。與常見的道路不同的是,該路兩側用當地特有的火山巖,構筑起一道長達2400米的古樸院墻。漫步于此,輕撫山巖,道路兩側的盎然綠意盡收眼底,古老火山的悠久魅力觸手可及。
在村路不遠處,一座同樣用火山巖壘起的五層石塔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石塔上的“魁星塔”字樣,歷經風霜洗禮仍清晰可辨。據當地村民介紹,相傳自宋朝起,魁星塔便屹立于此。每逢趕考之時,鄉親們都會來此祭拜,祈求考試順利,榜上有名。如今,古老的魁星塔正以其厚重的文化積淀,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的目光。
據石山鎮建新村村委會書記王光浩介紹,為突出當地特色,彰顯火山文化,儒洪村就地取材,用當地特有的火山巖壘起道路兩旁的院墻,同時嘗試發掘魁星塔作為特色旅游景點的潛力。“如此一來,不僅節約了建材的資金投入,也彰顯了羊山地區的鄉村特色,將本地鄉村風貌原汁原味地展現在游客面前。”王光浩說。
“衛生示范戶”干凈整潔,綠意盎然。
尋跡古老村落 感受生態農村
走進儒洪古村,古樸的鄉村景色便映入眼簾。走在用火山石板鋪成的村巷里,一座座用火山巖構筑起的古老的院落星羅棋布。在一戶被評為“衛生示范戶”的農民家中,記者看到,庭院里種了人參果樹、楊桃樹、木瓜樹等十余種植物,儼然一座小巧精致的“小植物園”,金銀花從古樸的院墻里探出枝條,與清脆的鳥鳴聲相映成趣,整座庭院一塵不染,鳥語花香。
“自開展文明生態村建設以來,村里實行評比機制,每季度評選‘衛生示范戶’。”王光浩說,在建設文明生態村的過程中,該村一方面抓好村道、巷道硬化建設,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保護鄉村原始風貌。另一方面鼓勵村民人人動手,從自家做起,共同營造優美村容村貌。“如今,儒洪村共有十余戶‘衛生示范戶’,如果衛生不達標,將取消該戶下一季度‘衛生示范戶’資格。同時在文明生態村建設中,村里明令禁止砍伐古樹,保護生態。砍伐行為一經發現,將被嚴厲懲處。”
如今在政府的幫助下,儒洪村里還修建起了文化室、休閑廣場、文化廣場、圖書室、農業科技中心、農殘檢測室等。村民王彬對記者說:“現在政府給村里配備的各項基礎設施都比較完善,村民農閑時可以在文化室,學習種植技術,晚上也可以在球場打球、觀賞戲劇,村里的文化體育生活一年比一年豐富多彩。”
?
雅秀學堂。
傳承民間技藝 弘揚文化內涵
與儒洪村相距不遠的昌道村,文創氛圍濃厚,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到此設立工作室。普通民眾和游客可以到藝術工作室參觀,直接與藝術家進行交談,與藝術“零距離”接觸。
雅秀學堂是昌道村建設自然藝術村的一個重點項目。該項目自2015年開始規劃,截至目前已建成手工館、繪本館、陶藝館、烘焙館等。據悉,雅秀學堂本著“一戶一院一風景”的理念,與村民協商合作,開發利用空置的民房發展特色火山民宿;同時,利用石山鎮“互聯網+”平臺,探索“自然+藝術”、“美景+美食”的全域鄉村藝術文創模式。
雅秀學堂繪本館里,孩子們的作品。
據昌道村村長王漢國介紹,在政府及村干部、廣大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基礎設施已經非常完備,初步具備了全域旅游的基礎。此次打造的雅秀學堂更是將藝術引入文明生態村建設。“雅秀學堂獨特的手工藝文創優勢,可吸引城里家長在周末及寒暑假時攜子女來此,體驗鄉村風貌,感受傳統手工技藝。石山本地的民間技藝也可得到傳承,發揚光大。”王漢國說。
據統計,2016年,秀英區共統籌資金686萬元,硬化村巷道6.93公里,硬化廣場 800 平方米,建成休閑點17個。下一步,秀英區將會繼續打造以火山口為中心的新片區,引導村民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和農家樂鄉村游等生態經濟,美化綠化村莊,促進農民增收,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取得長足發展。
?
相關鏈接:
海口:創新發展 打造全域旅游新亮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