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翔
俗語有云:“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對大多數原本就不算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家里有一人患病,整個家庭都會跌入貧困的泥潭。剛剛過去的2016年,海口市多渠道發力,打通精準扶醫“最后一公里”,不僅確保了對貧病家庭的應扶盡扶,還提高了貧困戶的健康水平,更讓群眾重拾生活的信心。
貧病家庭應扶盡扶
永興鎮美梅村貧困戶吳禮慶今年65歲,由于嚴重的腎病和肝病,2011年至今,老人共住院治療4次,并接受過十幾次門診治療,腹部因手術留下的傷痕令人觸目驚心。病魔也讓這個本來就經濟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幾次手術花費十幾萬元,也欠了幾萬元外債。就在家里決定要放棄治療時,政府的幫扶資金3萬元到賬,還由新農合報銷了6萬余元,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極大減輕了這個家庭的負擔,也給了吳禮慶繼續治病的希望。
在我市的各鄉鎮,像吳禮慶這樣因家人生病導致貧困的家庭并不少見。據統計,我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16戶8243人,其中因病致貧的占25%,成為致貧原因中占比最高的一項。而這些貧困戶也同吳禮慶一樣得到了切實的救助。我市根據貧困戶因病致貧的類別,有分別地開展了住院補償、重大疾病救助、大病保險等政策性救助。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海口市已經對全市醫療救助涉及精準扶貧對象374戶452人,實施新農合普通門診補償178.32萬元,住院補償783.41萬元,慢性病門診補償71.04萬元,大病補償232.04萬元,采取二次補償方式落實醫療幫扶資金150.20萬元,使扶貧對象新農合實際補償比達到75%以上,大病患者補償比達到95%以上,充分發揮了醫療幫扶的扶貧效益,有效降低了這些貧病家庭的負擔。除了對患病人群的救助,我市還對農村貧困人口進行精準識別,提高群眾對醫療保險的認識,做到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新農合保險應保盡保,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
醫療服務優質暢通
“大家的健康意識還是有待提升,義診醫療隊的到來幫助很大。”今年1月,由海口市衛生局、市第三人民醫院專家組和云龍衛生院組成的義診隊伍來到瓊山區云龍鎮云嶺村,這讓云嶺村第一書記黃林喜上眉梢。
黃林告訴記者,村里有衛生所,但是硬件設施條件和醫務人員水平相對薄弱,以往義診隊伍最多只到鎮上,對村民來說比較遠。這次醫療隊直接來到村里為貧困戶及村民現場問診、送醫送藥,一方面能幫助大家解決“小病小恙”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效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識,在勞動和生活中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情況。
貧困戶王寬柏由于藥方沒有跟上病情的發展趨勢,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在義診現場,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專家詳細詢問了他的病情,為他更新了藥方,并主動留下聯系方式,讓他再有新癥狀出現時及時打電話咨詢或前去就醫。當天的義診活動中,有超過40人像王寬柏一樣得到了醫療專家的診斷,現場還發放價值3000余元的藥品。
記者在市衛生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推行了市屬二級以上醫院分片包干和醫聯體的方式,對口支援基層醫療機構,以促進城市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到基層,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據介紹,市衛生局還出臺了《海口市衛生健康精準扶貧巡診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局屬五家二、三級醫院醫療專家組成的醫療巡診隊22支,建立了每周巡診的長效機制,截至去年年底,已派出巡回醫療專家及醫務人員414人次,進一步完善醫療幫扶對象治療方案200余份,受到了我市廣大農村困難群眾的歡迎和支持,今年,義診還將繼續。
?
相關鏈接:
華山醫院專家參與“海馬”保障任務 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