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快速增長的今天,沒有交通擁堵的城市越來越少,即使說今天沒有擁堵,也要未雨綢繆防止踏入“堵城”之列
日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等多家權威機構正式發布《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濟南、哈爾濱、北京位列全國堵城前三,貴陽和昆明則擠入年度堵城排行榜TOP10,分列第五位和第七位(1月11日央視)。
此前,還僅是個別城市獲得“堵城”名號,如今很多城市都摘得此“殊榮”,這不得不讓人有些無奈。雖然擁堵現象與城市化浪潮、汽車社會到來有關,但其與城市治理能力、市民環保意識也存在很大關系。當城市治理能力跟不上汽車增長,市民熱衷于駕車出行,擁堵幾乎是必然的。結合上述新聞看,有關機構已經連續幾年發布年度堵城排行榜,有的城市雖然排名下滑,但不是因為交通狀況大大改善,而是因為其他城市更堵;有的城市排名上升,雖然有客觀原因,但也反映出了治理能力。因此,這個堵城排行榜,不僅值得上榜城市反思,而且也值得其他城市反思。
上榜城市中,尤其值得解析的是前兩名。濟南作為堵城之首顯然不光彩。雖說濟南的擁堵主要與2016年政府“高快一體”“海綿城市建設”、新建地鐵等城市大面積修路施工有關,但這不能作為“最堵之城”的全部理由,除上述原因之外,恐怕還與交通管理不科學、公共交通不完善等方面有一定關系。一個城市大面積修路施工對交通影響不可避免,但卻可以通過科學管理減少不良影響,如果施工區的交通組織、交通控制方法、車道封閉位置、施工區長度等都采取最優方案,對交通影響會降到最小。但如果管理不科學,施工就會加劇擁堵。身處榜首,濟南有關方面需要反思。
再來看看排在第二名的哈爾濱,在上述報告中被評為道路規劃最不合理城市,道路規劃嚴重影響其交通發展。哈爾濱變成“堵城榜眼”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之前的城市管理者、規劃者能夠科學規劃,那么不會是這個樣子。這恐怕又是城市管理者充當“規劃之神”的“杰作”。但現在的哈爾濱城市管理者不能完全去責怪“前人”,一方面,需要反思、吸取道路規劃最不合理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另一方面,在既成事實面前,要深思如何去彌補過去規劃方面的缺陷。雖然不合理的道路規劃很難推倒重來,但如果下決心彌補規劃缺陷,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總的來說,“堵城”排行榜值得每個城市反思。上榜城市既要直接反思自己的問題,也要從其他上榜城市那里汲取教訓,畢竟城市大面積修路施工現象不僅僅存在于濟南,道路規劃不合理也不只是哈爾濱,唯有多一些深刻反思,才有望改善交通現狀。沒有進入年度堵城排行榜TOP10的城市,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也不要以看客心理對待堵城排行榜,因為沒有進入TOP10,并不等于沒有擁堵,在汽車快速增長的今天,沒有交通擁堵的城市越來越少,即使說今天沒有擁堵,也要未雨綢繆防止踏入“堵城”之列。
不能否認,很多城市不斷改進交通管理、不斷提升規劃水平,對公共交通也越來越重視,但緩解交通擁堵的效果仍然有限,這是什么原因呢?筆者認為,根源在于大城市聚集了太多的公共資源和商業資源。目前,只有北京等極個別城市管理者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繼而疏解城市部分功能,減少城市功能太多對人對車的吸引。希望有關方面從均衡公共資源、商業資源的角度去求解治堵之道。當然,治標也是需要的,但治標還需進一步加碼,國內外有不少成功經驗可供借鑒,希望上榜城市作出表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