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1月13日訊(記者王逸群)在諸暨山下湖鎮珍珠博物館,工人們正忙著將一顆顆珍珠挑選制作,開蚌、取珠、打磨、穿孔……經過一系列的工序,一件件閃光的珍珠首飾、工藝品以各異的形態完美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幾千年的中西方歷史里,珍珠在所有寶石里具有尊貴的地位。早在四千多年前,《尚書禹貢》中就有河蚌能產珠的記載。浙江諸暨素有“中國淡水珍珠之鄉”的美譽。珍珠產業作為諸暨市主導產業之一,也是浙江省時尚產業的重要組成。
????然而在很多地方,由于大量養殖淡水珍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最終造成水域環境污染。2013年,隨著浙江省開展“五水共治”工作,諸暨山下湖的珍珠養殖業也發生著令人欣喜的改變。記者在山下湖村看到,蚌塘里的水質變得越來越清,而這要得益于自動化養殖系統。
自動化清水養殖
“這是自動化清水養殖,與傳統的淡水蚌養殖不一樣。”實施該項目的浙江清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鋒告訴記者,清水養殖的關鍵在于食料。傳統珍珠養殖一般使用有機肥做食料,施肥后許多有機質在水底腐爛變成淤泥,有害藻類增加,最終導致水中氧分減少。“清水養殖供給的食料是食品級的蛋白原,采用這種養殖模式,水體氧分會增加,減少有機物發酵,成倍提高養殖密度。”
????據悉,傳統養殖每畝水面設備設施的一次性投入資金為1萬元左右,而在自動化清水養殖中,每畝需3萬元。但是,設備壽命卻要長10-15年。
用于自動化清水養殖珍珠的乳酸菌
????從“傳統污水養殖”到“自動清水養殖”,養殖方式的轉變使得山下湖的珍珠年產量從2000多噸下降到600多噸,但珍珠的價格和收藏價值也因此提高。2016年,珍珠產業產值預計116.28億元,同比增長4.5%。
????如今,山下湖的26家100畝以上水產養殖場都已完成尾水治理,全鎮所有珍珠養殖塘4800畝均實施了魚蚌混養的生態養殖法。綠色養殖正在當地全面進行著。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雙語民警”楊家發:苗鄉堅守29載 心行如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