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閹雞46只”“我家有老鵝7只”“我家有野生靈芝10斤”“我家有山蘭酒50斤”……1月12日晚,在萬寧市三更羅鎮二村,駐村第一書記史貽峰正在登記村民家里可以銷售的土特產,希望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在春節前把這些年貨都賣出去,增加農民的收入。
“我們現在把農民手里的年貨匯總,統一到村里的電商平臺銷售,我們正在發動身邊的同事、朋友積極支持購買,這樣,城里的人能吃上綠色生態食品,村里的人也能增加收入。”省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的史貽峰被派駐到二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已經一年半了,如何讓村民們脫貧致富成為壓在他心頭的事。
三更羅鎮二村位于大山深處,全村300戶村民中,有90戶為貧困戶。深居山中,大部分村民不愿離家外出打工,這讓史貽峰有些發愁。
去年,萬寧在全市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周邊7個鎮篩選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就地轉化為護林協管員,實施公益林生態補償脫貧機制,增加貧困人員收入。得知這一消息,史貽峰坐不住了:“就近護林,基本不占用打工時間,每月有1000元收入,是脫貧的好路子。”經過勸說動員,目前,二村共有51位貧困戶當上了護林協管員,工資基本能維持日常家用。
成立養殖合作社、動員貧困戶到檳榔加工廠打工、在村里建設光伏發電廠……幾條腿走路,村民們逐漸“動”起來了。現在,史貽峰又動起了腦子,開始著手建立農村電商銷售平臺。“我們二村的農產特產很多,以往都是賣不出去,賣不上價格,如果搭上電商平臺,又會增加一些收入。”史貽峰說,村里的益智、靈芝、牛大力等藥材品質好,閹雞、五腳豬、農家鵝都是綠色食品,目前他正在培訓村民使用微信,讓村民借助電商平臺進行網上交易,多賺外快。
?
?
相關鏈接:
萬寧“90后”販毒網絡團伙被搗毀 年齡最小的16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