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掃黃打非”工作取得成效,破獲多起重大案件
讓海島文化環境永葆“綠色”
超過10萬部的淫穢視頻與圖片,以QQ群招攬會員,1900多人的在線量……這樣的傳播網絡如何擊破,傳播源頭怎樣搗毀?近日,省“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了數例近年來我省破獲的以傳播淫穢視頻牟利的案件以及侵犯著作權等重大案件。
2015年,海口市公安局網警支隊在網上巡查時發現海口市有一網名為“騰博易”的網民在互聯網上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順藤摸瓜,網警發現“騰博易”建立并管理著一個“緊黃禁色”的QQ群,加入該群網警發現,此群成員數日竟均保持在1900多人。
不僅如此,“騰博易”發動群成員在其他群轉發廣告招攬會員,以付費包月形式通過115網盤出售淫穢色情視頻。經過偵查,警察找到了“騰博易”,真名林某國,是海口市東山鎮上宅村人。2016年6月27日,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被告人林某國犯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1000元。
“這個案子網絡廣、數量大、人數多,所以取證也比較困難。”省掃黃打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警方通過前往廣東多地廣泛取證,最終掌握實質證據,將其抓獲。林某國利用網絡傳播淫穢視頻牟利案是我省“掃黃打非·凈網”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查獲的一起大案,填補了我省“凈網”行動無案件的空白,也是我省“凈網”專項行動查辦案件的重大突破,該案被列為2015年度全國網絡“掃黃打非”11大案件之一。
文化執法常常需要執法人員長時間追蹤,這其中的過程很是考驗相關人員的耐心與細心。
“很多案件單次銷售或傳播的淫穢光碟、盜版圖書等數量僅僅是達到沒收和行政處罰的標準,這樣的處罰往往起不到根除作用,所以執法人員會在發現線索后慢慢跟蹤窩點,聯合公安擇機行動,將‘小線索’辦成‘大案件’。”省“掃黃打非”辦相關負責人說。
淫穢色情物品、盜版圖書,這些“毒瘤”如無形的“魔爪”影響著公眾。
2014年底,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在發行某時政學習書籍過程中,發現海南省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學習使用的該書沒有按要求從新華書店征訂,且疑為盜版書。省“掃黃打非”辦接過舉報后立即組織行動,通過稅務部門等多個機構鎖定犯罪嫌疑人王某才。經調查,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間,王某才通過網上訂購方式,低價從北京、河北購進包括該時政學習書籍在內的一批盜版書籍,采取上門推銷的方式向海南省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銷售上述盜版書籍,非法獲利數萬元。2016年9月,被告人王某才被繩之于法。
“通過近幾年的工作,我們發現盜版圖書、淫穢色情物品在城市中的市場活動逐漸萎縮,漸漸轉移至鄉鎮、農村。”省“掃黃打非”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市場與形勢的變化,監管工作也相應進行調整,創新舉措。犯罪嫌疑人發展到哪個“小旮旯”,執法力量就迅速跟進,不放過任何細微之處。
2016年3月,我省開始開展“掃黃打非進基層”,在鄉鎮和街道建立“掃黃打非”辦公室,在行政村和居委會建立“掃黃打非”工作站或聯絡站,不斷鞏固擴大“掃黃打非”陣地,依靠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加強市場監管,力求做到監管無縫對接。
猶如海南生態環境的保護離不開每一個人,文化市場的綠色發展也離不開公眾的參與,省“掃黃打非”辦也呼吁廣大公眾通過“12318”舉報平臺提供線索,讓海南山美水美的同時,也讓文化清風吹拂全島。
?
?
相關鏈接: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掃黃打非·凈網2016”專項行動階段性成效明顯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重拳出擊整治云盤
掃黃打非辦:高度關注網絡直播平臺軟色情廣告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10起侵權盜版案件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