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15日消息(記者陳敬儒)1月14日上午,在海口高鐵東站國際商業廣場的工地上,焊接工姜芝萬正和他的愛人商定,18日領取工資后第二天就回家過年。市人社局透露,自去年起,我市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各項制度,共有224個項目實行了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制度,讓數萬農民工每月順利地領到自己的血汗錢。
多個項目按月發放工資
14日上午,海口上空飄著毛毛細雨,但在海口高鐵東站國際商業廣場的工地上,依然是一片熱火朝天。焊接工姜芝萬正在認真地焊接著幾塊鋼板,再過幾天領取完12月份的工資后,他就要和老婆孩子一起回重慶過年了。姜芝萬說,他們這個工地是實行按月發放工資制度,每月18日前發放,從沒出現拖欠工資現象。在一閃一閃的火花照射下,姜芝萬臉上的微笑更加燦爛。
對于農民工而言,最擔心的就是工資被拖欠,一年到頭流汗又流淚。特別是春節前,欠薪曾讓無數的農民工無可奈何。所以姜芝萬說,他們這個工地上的工人都是幸運的。
東站國際商業廣場項目一標項目部負責人介紹,該工地上農民工工資的發放工作,由項目部勞務公司每月25日將本月每個施工班組人員工資造冊上報海南五建審核,海南五建收到上報的工資表后,在4至7個工作日審核后將工資劃撥給勞務公司,勞務公司在次月的18日將工資發放給每個施工班組人員。
2016年,我市加大抓好各項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各項制度的落實力度,辦理存入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手續197筆、金額12947.46萬元;建立了農民工工資月發放制度,共有224個項目的承建雙方落實并備案;建立了農民工維權告示牌制度,全市共有291家用人單位建立了農民工維權告示牌;落實建設領域施工現場人員實名制制度,全市共有在建項目333家企業的36839名農民工實行了實名制。這些措施的落實,有效地減少了欠薪事件的發生。
讓工資按月發放成常態
按《勞動法》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但是,由于企業管理不善、違法分包工程、工程總承包企業轉包等原因,導致一些建筑企業不能及時、足額地將工資發到農民工手中,工資半年一結或一年一結,按月發放工資卻成了一種“不正常”現象。
省委黨校教授唐鎮樂認為,建筑企業之所以出現欠薪頻出,主要原因就是企業違規成本太低、有關部門監管不力。他建議,對不按時發放工資的建筑企業,要下手狠、整治嚴、動真格、下猛藥,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制度”成為一種常態。
市人社局勞動保監處負責人也建議,要切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月足額支付,就要進一步規范建設工程分包行為,加強建設項目資金管理,從源頭上防止發生拖欠工程款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對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建筑業企業,要依法對其市場準入、招投標資格和新開工項目施工許可等進行限制,并予以相應處罰。涉嫌惡意欠薪罪的用人單位,要依法及時移交公安部門,運用司法手段維護勞動者合法報酬權益。
?
?
相關鏈接:
湖北一公司為農民工發工資 2500萬現金現場發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