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17日在京發布《旅游綠皮書:2016~2017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綠皮書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編寫出版。
旅游花費最低城市是咸陽 最高是上海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自2011年開始研究編制“中國旅游消費價格指數(TPI)”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旅游消費價格指數走勢總體平穩,2月份因春節顯著提高,7月、10月傳統旅游旺季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他月份窄幅波動。交通因素成為影響TPI走勢的主要因素。
TPI包含了住宿價格、旅游交通價格、門票價格等要素,其中旅游交通價格波動成為TPI變化的主因,而住宿和門票價格基本穩定。從構成旅游交通的幾個要素來看,機票價格是交通價格指數波動的主要因素。
2016年1~10月城市標準旅游花費均值最低的十座城市依次為(由低到高):咸陽市(227元)、秦皇島市(278元)、南京市(287元)、哈爾濱市(299元)、濟南市(305元)、承德市(311元)、合肥市(312元)、紹興市(314元)、北海市(331元)、岳陽市(341元)。
城市標準旅游花費均值最高的十座城市依次為(由高到低):上海市(669元)、無錫市(645元)、深圳市(640元)、大連市(593元)、三亞市(552元)、廈門市(547元)、都江堰市(544元)、桂林市(542元)、井岡山市(533元)、廣州市(533元)。
民宿一年增加5000余家
民宿作為一種利用閑置房屋、借用鄉土環境、提供以住宿為主的休閑旅游度假服務的接待設施、行業,快速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又一主力軍。傳統的農家樂就是民宿業的初級版。隨著游客需求的不斷提升,傳統的農家樂版民宿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新需求,由此催生了以鄉村精品客棧為代表的民宿,風靡全國。
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從2015年10月底到2016年9月底,登記民宿客棧數量從42658家增加到48070家,不足一年時間內增加了5412家。另據邁點網統計,截至2015年底民宿從業人員近100萬人,市場規模達200億元。
民宿滿足了當前中小資本進入旅游生活消費領域的投資新訴求。作為一種基于小個體的個性化旅居產品,民宿構成了當代中小資本進入旅游生活消費領域的重要載體與切入口,滿足了當代城市人下鄉、進城人員返鄉創業投資的新需求,為旅游領域中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民宿雖小,卻是撬動當前旅游供給側改革、鄉村發展的杠桿支點。綠皮書指出,民宿作為一種未被明確界定的新興行業,在投資經營、農村用房政策、社區融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此,應明確民宿發展的行業范疇與地位,科學設置民宿的行業門檻,建立統一的民宿審批與監管機制,引導民宿行業的健康、永續發展。
?度假旅游比重超過觀光旅游
綠皮書指出,2016年,我國旅游業投資總規模和實體投資增勢明顯。從投資的構成看,旅游項目的實體投資處于持續增長狀態,民間資本持續活躍,旅游實體項目轉型升級態勢明顯,度假旅游投資比重占41.3%,觀光旅游投資占比從54.3%下降到39.6%,鄉村旅游投資成為亮點。
從互聯網投資來看,2015年下半年有110家互聯網旅游融資企業,2016年上半年回落到67家,僅為最高峰的一半,2016年的融資企業大多為初創企業,融資金額大多在2000萬元以下,堅持到B輪以上的融資企業很少。
綠皮書指出,旅游業的快速增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亮點。旅游人次、收入、投資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業態空前豐富。但旅游投資呈現“一面是等待,一面有泡沫”狀態,火熱的實體項目投資背后泡沫泛起。在大量單體旅游項目的投資規模達到幾十億元甚至百億元級別時,進一步加劇了同質競爭、低價競爭和壟斷競爭,壓低了行業平均效益和效率。如何乘勢而上,借力改革壯大旅游市場主體,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提升旅游企業競爭力,決定了中國旅游業往何處去。
?
?
?
相關鏈接:
旅游、出國成國人過年主流選擇 上班族拼假提前出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