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觀測站跟蹤“墨子號”量子衛星的實景拍攝。中國科學院供圖。
在完成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之后,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今天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是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的最新消息。
當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單位相關領導,在中國科學院機關完成了交付使用證書的簽字。
“墨子號”是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2016年8月16日發射升空。其主要應用目標是,通過衛星和地面站之間的量子密鑰分發,實現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過衛星中轉,實現可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
部分在軌測試科研人員與過境的“墨子號”合影。中國科學院供圖。
今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常務副總師王建宇研究員說,如今,“墨子號”已經可以在千公里外的外太空,以10kbps的速率給地面站分發量子密鑰,比地面同距離光纖量子通信水平提高了15個數量級以上。
王建宇說,這項技術突破,不僅使得我國具備了對光纖無法覆蓋的地區——如我國的南海諸島、駐外使領館、遠洋艦艇等——直接提供高安全等級量子通信保障的能力,還為我國未來構建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他還透露,量子衛星已經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實驗測試平臺,具備了開展空間量子科學實驗的條件。
在當天的交付儀式上,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也透露,目前由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相關科學實驗工作,已獲取初步實驗數據。該團隊對完成全部預先設定的科學實驗任務“充滿信心”。
?
?
?
相關鏈接:
我國即將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