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套路深防騙長點心
海南警方發布春節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警情
1月20日,記者從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獲悉,據統計,截止1月20日全省共接報4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主要有電話類詐騙、網絡類詐騙和短信類詐騙。警方公布了詐騙手法與真實案例,臨近過年,提醒群眾謹防詐騙,以防個人財產損失。
A
冒充熟人和領導詐騙
案例:謊稱給“大領導”送禮“假老總”騙走1.2萬元
1月13日,受害人林某某接到電話,對方直呼受害人的姓名并自稱是受害人的領導“王總”,因要給大領導送禮,讓受害人匯12000元人民幣現金到其提供的銀行卡上。受害人林某某在無法分辨真假的情況下就相信了對方,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賬號轉了12000元人民幣。事后,林某某與單位領導本人見面后才發現被騙,遂報案。警方分析:該類案件其實就是傳統的“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升級版”。通常犯罪分子是廣撒網式的打電話,利用“猜猜我是誰,你說是誰就是誰”的方式,或利用不法手段獲得受害人朋友和領導的通訊錄,聯系受害人時直呼姓名自稱領導的方式,在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后,以各種理由讓受害人給其指定的賬戶匯款,從而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B
辦理貸款詐騙
案例:擔保公司“客服”騙走市民1萬元
1月10日,受害人接到一陌生男子電話,對方自稱是某擔保公司的“客服”,問受害人是否在某某網上辦理過貸款申請,對方稱其公司可以擔保這筆錢,且貸款期間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受害人信以為真,便向對方手機號發去身份證號、貸款金額、貸款年限、銀行卡號和地址等信息。次日,該男子打來電話稱需從陳某的賬戶里轉走5元,讓陳某提供手機收到的驗證碼。陳某便將其手機收到的短信驗證碼告訴給對方,這時陳某收到短信提示其銀行卡里有10000元被轉走。警方分析:該類案件通常以快速、手續簡單、無需抵押辦理各種貸款為誘餌,誘騙急需資金周轉需要貸款或抱有僥幸心理的人上當受騙,犯罪分子利用他們的迫切心理,一旦受害人主動與犯罪分子聯系,對方就會鼓動受害人以貸款需要先支付保證金、利息、手續費等名目為由,讓受害人將錢打入指定的所謂公司賬戶,循序漸進地騙取資金。
C
機票改簽詐騙
案例:騙子謊稱改簽機票需改簽費 一旅客被騙近10萬元
1月15日,受害人王某收到一條短信,稱其之前在某某航空公司預定的航班因故障延誤,需要改簽機票請聯系客服電話(010***53)。隨后受害人撥打該號碼,按“客服”人員的要求,使用手機網銀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了50元改簽費。對方稱沒有收到回執單,又讓受害人按照提示在手機網銀上輸入49922這個編碼,連續輸入兩遍后,受害人銀行卡里的錢便被轉走了99844元。警方分析:該類案件通常是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人員以電話或短信的形式稱航班取消、機票改簽、低價購票等,要求受害人與“客服電話”聯系,以支付工本費、驗證流水號、交手續費補差價等名義進行網上操作或通過ATM機存款等實施詐騙。由于詐騙電話和短信的用詞和語氣與航空公司十分相近,且熟知受害人的個人信息,極易讓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
1、不要盲目聽從“領導”電話,要保持清醒頭腦,通過正確渠道核實身份、電話號碼及事情真偽。不管對方冒充的是誰,只要一涉及到借錢和轉賬的要求,要特別慎重,實為電信詐騙。
2、廣大群眾要樹立正確的貸款觀念,如需貸款請到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切忌存有僥幸心理,不要輕信網絡上無息、低息貸款等廣告,避免財產受到侵害。
3、請廣大群眾記住一點: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導致航班取消的,航空公司可以全額退款或免費簽轉、變更,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在收到“航班取消、航班變動、機票退簽改簽”等類似內容的短信時,一定要通過航空公司客服電話、機場客服電話或中國民航的“航旅縱橫”官方客戶端等多方渠道核實,不要盲目輕信來路不明的信息和電話,更不要隨意點擊訪問信息中的網址。
?
?
相關鏈接:
廣州打掉特大電信詐騙團伙 冒充校長行騙8人被抓
四川眉山攔截金額最高電信詐騙案:"老板"QQ騙1099萬
公安部:第三批10大電信網絡詐騙在逃人員已落網6人
李玉剛前經紀人被控詐騙130萬 稱能幫人移民美國
全國老齡辦:加強老年人防范網絡電信詐騙宣傳教育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