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口海關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5月13日業務改革啟動以來,截至2016年底,河口口岸邊民互市貿易額已達12.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4%,貨運量7.39萬噸,同比增長56%,邊民參與互市達15.48萬人次,同比增長127%。目前河口口岸日均參與邊民達700余人,年平均增收3000余元。
河口口岸位于云南省紅河州河口縣。鄧星是河口縣農場7隊的一位邊民,參與互市貿易有三年多了。2016年5月之前,她參與互市貿易時間有一半都用在排隊申報上,有時候早上出門要忙到下午才能回家,當地邊民參與互市的熱情不高,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
2016年5月13日,云南首個邊民互市管理模式改革試點在河口口岸正式啟動。改革后的互市交易實現無紙化通關作業,由昆明海關牽頭開發的邊民互市管理系統,實現了申報、查驗、放行全程無紙化,通過讀取指紋即可實現人員、貨物的自動匹配申報,將“人到、證到、貨到”簡化為“人到、貨到”;實現了智能化通關作業,以電子卡口為依托實現物流監控智能化,通過刷卡即可實現貨物的自動核放。
自此,鄧星完成交易后到申報大廳內結算中心結算時,只需要在大廳內的指紋機上按一下指紋,核對確認完自己申報信息,不到20秒的時間就完成了整個流程。她笑著說:“現在半個小時就能完成交易,收入提高了,越來越多外出務工人員都回來參與互市了。”
同時,為實現“依托邊民互市,實現精準扶貧”的愿景,河口縣委、縣政府與河口海關通力協作,協調幫助邊民成立百余個“以隊為組、組長牽頭、互幫互助”的邊民互助小組,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和老年人參與互市交易。河口海關組織互助組長開展業務操作培訓,讓信息多跑路,邊民少跑腿,充分釋放互市改革的“集合效應”。目前,已有3053名邊民完成指紋采集身份信息備案,參與到邊民互市貿易中,實現了重點區域、重點村寨、重點貧困戶邊民的全覆蓋。
在認真總結河口試點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2016年底昆明海關下發了關于推進關區邊民互市業務改革工作指導意見,逐步將云南邊民互市改革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應用,助力國家“興邊富民”落到實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