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眾多業外資本蜂擁進入,另加上房租、人工、原料成本的增長,餐飲行業全面結束了過去野蠻生長的狀態,60%的餐飲企業出現虧損。針對行業的變化,本月初,四川本土餐飲大佬舉行了一次峰會,探討當前行業的變化,并對餐飲未來發展提出應對之策。
餐飲野蠻生長時代結束 2016年僅有兩成餐飲企業盈利
四川省烹飪協會執行會長、錦江賓館駐店總經理黨科介紹說,目前全國眾多餐飲企業處于生死線上,據對2015年全國餐飲行業的統計數據,全國登記的餐飲企業有507萬家,沒有登記的更多,餐飲行業全年收入為3.2萬億元,這樣算下來,僅登記的店分攤下來,每家店每天平均營收僅2000元,日子過得很不好。
大蓉和董事長劉長明也透露說,大蓉和是成都最優秀的餐飲企業之一,但是去年也面臨很大壓力,營收增幅收窄,利潤減少,去年在新開不少店的情況下,營收只增長了1.7%。
號稱全國川菜第一品牌的川人百味總經理許淞濱說,在去年,川人百味新開了一家店,但卻同時關了6家店,由于租金的大幅上漲,經營成本的增加,餐飲店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他說,就川人百味來說,許多店房租,相較十年前,已上漲到四至五倍,不少店合同到期后,不得不選擇關門。
許淞濱說,由于進入的門檻低,眾多業外資本進入餐飲,餐飲行業競爭無序,餐飲早已結束野蠻生長階段。“在十多年前,我們當時開店隨便開,一年輕松地開幾十家店,開店就能賺錢,但現在競爭生態環境變了,我們開的店面積越來越小,但租金并不減少。”
他介紹,兩年前,餐飲行業還能大致做到30%的盈利,30%的保本,30%的虧損,但到目前,僅有20%餐飲企業盈利,20%的能保本,60%的呈現虧損,餐飲業也呈現出“二八定律”。
餐飲行業如何突圍?味道再好一點品質再高一點
面對生存環境的變化,餐飲企業如何才能贏得生存?各位餐飲大佬紛紛為各大餐飲老板支招。
黨科認為,餐飲企業要創新才能贏得生存,餐飲環境在轉變,需求在變化,餐飲企業要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這才是餐飲企業轉型的基礎。同時,餐飲企業要練好內功,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許淞濱則現身說法,介紹了川人百味的轉型之道,首先就是果斷地砍掉不賺錢的店,同時為了節約經營成本,開的門店面積越來越小,為了合理利用空間,廚房采用了集成設備,案臺綜合利用,包間用推拉門。另外,熱菜數量由原來的100多道,最終壓縮到了28道,同時不斷到四川各地學習,保持菜品的不斷創新。
大蓉和劉長明則認為,市場環境變了,但餐飲的核心仍沒有變,餐飲企業要贏得市場,沒有別的捷徑,最直接的就是味道和品質,要讓自己活得更久,就必須讓自己的菜品味道更好一點,品質更高一點。
他強調,餐飲企業創新很重要,創新不要怕別人偷藝,你有創新的機制,別人是學不走的。同時還給各餐飲企業建議,要向傳統的經典川菜汲取營養,很多經典菜,傳承了幾百年,經過了歷史的檢驗,我們要繼承發揚它,川菜人不能浮躁,要有工匠精神,要認認真真地把菜做好。
對于現在市場上冒出的各種各樣餐飲商業模式,劉長明認為,所謂的商業模式,很多都是忽悠人的,模式就是方法,照搬別人的方法,對自己是沒有用的,管理沒有模式,餐飲企業關鍵是賺錢,賺錢了模式就出來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