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居民迎春節 宋唯嵐 攝
熱氣騰騰的定勝糕新鮮出爐,軟糯香甜的湯圓咕嚕嚕冒著氣兒,金燦燦的春卷在油鍋里滋啦滋啦地翻滾著……還有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五顏六色的剪紙窗花、現場書寫的一幅幅對聯……這便是今天發生在杭州市上城區直飲馬井巷內的一幕。居民們個個喜氣洋洋,小小的巷子里,透著厚厚的老杭州的年味兒。
據悉,這是杭州直飲馬井巷的排危修繕項目完成后,在外過渡的居民陸續回遷的第一個春節。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從轄區的42個墻門中選聘了18名“墻門管家”,主動組織墻門居民們以老底子的傳統方式,慶賀“回遷之喜”和“新春之喜”。
小巷居民迎春節 宋唯嵐 攝
33號墻門的居民馬柏成就是“墻門管家”之一,不僅如此,他還被一致推選為33號居民的代言人。一拿到鑰匙,他就立馬開始了內部裝修,現在家里不僅有了衛生間和廚房,前后還多了兩個院子,別提多開心了。
“墻門管家”不僅要“走得進家門、聊得上家常、幫得上家事、解得了家憂”,還要成為增強居民凝聚力,團結自治的帶頭人。為確保危房排危修繕,在工作組的努力下,短短20天,50戶居民就全部簽訂了房屋修繕外出搬遷過渡協議。而馬柏成一家三口就是第一批搬家的,為整個搬遷工作起到了帶頭作用。
其實,有誰能想到,這明朗整潔的小巷,就在一年前,還是房屋破敗不堪、廚衛設施不全、違章搭建亂生的木結構D級危房,自2016年3月26日起,湖濱街道正式啟動直飲馬井巷D級危房修繕排危修繕工程,惠及32號、33號、35號、36號、42號等5個墻門。
“這次修繕的設計圖紙,湖濱街道的干部拿來給我們看過,我挺滿意的!”馬柏成樂呵呵地說,“現在的巷子啊,越來越有文化味了!”
“以前一到下雨天,整個房子嘎吱嘎吱地響,還漏水!家里有多少臉盆,就放多少個臉盆接水。”家住42號墻門的李師傅告訴記者,“我今年58歲,在這里住了58年,真的是看著這個地方改變的,變化太大了,簡直不敢想象!”
陽光灑進小巷,33號墻門的窗邊,一個小小的立體“春”字隨著微風輕輕打轉。今年已經89歲的沈婆婆悠閑地坐在家門口,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吃著定勝糕。“以前這個樓梯旁邊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路都不能走!”沈婆婆順勢指了指前方的樓梯,“還有30幾年前,我小兒子住在這里的時候,突然一塊木板直接從房頂掉下來,差點砸到他。現在好,現在好啊!”
如今的直飲馬井巷,修繕工程在歷時3個多月后便已全面竣工,居民們有了管道煤氣接入和一戶一表水電基礎設施。該工程更是創造性地打造了“天井菜園”公共空間利用新模式,營造了“有限空間無限利用,屋前房后花紅菜綠”的生活景象。
據悉,直飲馬井巷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此次改善面積1043.57平方米,共涉及28本房產證、50戶居民。其中私房5本證27戶,公房23戶,公房平均面積只有18.11平方米,最小的一戶面積僅7.15平方米,最大的也才32.84平方米,20個平方米以下的公房有13戶,比如42號原來有5個產權共有人、6戶人家;原33號墻門房屋面積有260平方米,卻“蝸居”著12戶居民。
“現在生活好,365天,天天像過年!”李師傅樂呵呵地感慨了一句,就忙著盛湯圓去了。(完)
?
?
相關鏈接:
海南航空開通杭州=札幌、長沙=札幌航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