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發改委兩位80后干部在各自家人支持下,沉心助力兩個貧困村村民脫貧
她們鑄后盾,他們扶貧有聲色
記者邵長春 實習生盧子盈
對于省發改委兩位年輕的80后干部、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鄧銳和馮亞全來說,即將到來的春節是個難得的與家人團圓的機會。他們終于可以抽空陪陪自己年幼的孩子和辛苦操勞的愛人。
鄧銳還清楚地記得,去年最后一天,他在省發改委掛鉤扶貧點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高峰村接到妻子胎動的電話,長途跋涉六七個小時趕回海口將妻子送進醫院,結果還不到十分鐘,自己還在辦住院手續時,護士告訴他孩子已經生了,“因為是二胎挺順利,再晚幾分鐘恐怕就要生在車里了。”
當時恰逢脫貧迎檢工作攻堅時刻,由于鄧銳作為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熟悉情況,臨陣不能換人,因此第二天他放棄了休陪產假,安頓好妻子和剛出生不到一天的女兒,又返回了大山。
馮亞全的經歷和鄧銳相似,兩人都是80后年輕干部,海南本地人,都有在農村成長的經歷,因此也都成了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最佳人選,他的駐村點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番文村,早在2015年7月已下村任職,幾天前才剛結束駐村工作回到原職。
巧的是馮亞全的兒子也是在他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出生,初為人父的他卻無暇照顧,只好將妻女都托付給岳母。岳母身體不好,把姨母也請來一起照顧,結果兩位老人都累倒了,他的岳父又跟進。提起這些馮亞全至今還是一臉愧疚。
正是有了這些個人和小家庭的奉獻,在省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鄧銳和馮亞全才能沉下心來,將高峰村和番文村的扶貧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在番文村,馮亞全一輛自行車騎遍了山路村道,走家串戶了解村情民意,積極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如今的番文村面貌煥然一新,原先一下雨就泥濘的村道都換上了水泥路面,縣城自來水管網延伸覆蓋全村,衛生廁所覆蓋率從49%提高到82.6%;村中破舊的土坯房,如今也都換成了統一格調的小平房,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高峰村作為省發改委新的對口扶貧點,條件則更為艱苦,每次鄧銳從縣城到村里都要打摩的花費3個多小時,經過9座橋,雨季經常橋毀水淹,無法通行。為了把村里基礎設施需求搞清楚,鄧銳爬過大山頂,丈量環村路,涉過漫水橋,并積極幫助村民解決醫療、子女教育等難題。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省發改委已將資金落實到道路橋梁改造,這些項目實施都將使高峰村民得到實惠。
?
(本報海口1月24日訊)
?
相關鏈接:
前國腳、新主帥麥超放言——把海南博盈隊打造成一支“鐵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