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年味也愈加濃厚,越來越多的單位開始放假,許多市民游客紛紛計劃著春節黃金周行程。對此,春節去哪兒成了市民游客這幾天思考的問題,說到去哪兒?春節黃金周,不妨將火山口公園列入你的春節行程。
火山生態景觀道:火山口生態景觀道兩旁都種上了榕樹,還有珍稀樹木黃花梨,讓人感覺像進入了榕樹王國,在游覽中還會看到榕樹的共生、寄生、絞殺等現象。榕樹林庇護下的火山生態景觀道,夏季到來遮陽避暑,冬季到來溫暖如春,深受游客喜愛。
雨林棧道:一條石頭路,一堵石頭墻,一條木桟道穿越山間原生的百年爬藤,火山竹,榕樹群,黃花梨,菠蘿蜜樹,野荔枝樹,滴水觀音等統稱季雨林植被。展現具有海南特色的熱帶火山季雨林的優美性,讓游客在天然的大氧吧中休閑漫步,呼吸新鮮空氣,享受愜意陰涼,吸收火山自然生態之美,是火山人對大自然的厚愛。
翠趣園:一條木桟道穿過盆景園,是當地藝人對本土生態文化的喜好,精心培育出來的各種盆景,造型考究,典雅神韻,奉獻給游客觀賞。再繞過幾百年的高山榕樹群,千姿百態,根如盤龍,枝條繁茂,桟道把人們帶進了從前感受原始的趣味。
玄武礦泉池:玄武礦泉池是公園水景之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池的四周均為火山噴發的玄武巖,池中的水來自地下礦泉水。池中有一龜蛇的雕像,它是中國古代風水學中“四象”之一。“玄武”為北方之神,玄武池已成為人們休閑、觀魚之池。
古石屋文化器區:火山石門古民居,秦漢時期,火山地區人們已用火山石壘墻筑屋,已有1500多年,石木結構,屋頂鋪瓦,房梁上都雕刻“人”圖騰。一座由火山石(玄武巖)構建的石屋,屋前放有多個水缸。屋左右展示許多用火山石制成生活或生產的器具。這就集中再現了生活在火山巖的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的文化。
火山神廟:火山神廟至今有將近200年的歷史了,敬奉的是土地神,風雨神,山嶺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火山地區人們最重要的祈福場所。此廟不同于一般寺廟建筑,而是用石頭所建,沒有殿堂和庭院。刻有“山岳配天”四字,意思是說風爐嶺火山雖然海拔不高,但是在當地是最高的山,也說明了在火山地區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熔巖流:公園保存有兩片玄武巖層的地質遺跡,是風爐嶺火山中熔巖流淌這里的見證。現在設有保護圍欄。熔巖流(Ⅰ)是8000多年風爐嶺火山噴發巖漿流淌到這里冷卻凝固后形成的玄武巖層,它形成高低不平的三層,說明間歇性噴發過三次,走木質棧道,可發現兩個奇特的現象。其一是有一小股的繩狀熔巖,其二有條袖珍型熔巖道。這是熔巖在流動的過程中,表殼遇到空氣首先冷卻凝固成一個外殼,里面的熔巖溫度還是很高,繼續流動,最后排空而出形成。
風爐嶺火口:風爐嶺火山口最后一次噴發是8000多年前,是一座活火山或休眠火山口,火山口直徑130米,深度69米。有兩大特點,第一,不積水,第二,長滿植物,而且植物長得很有層次感,從上到下依次為喬木,灌木,蕨類,苔蘚。游客朋友們感興趣可以下火山口底或者在火山口旁環繞一圈,體現火山口小氣候植物生態。
海口制高點:風爐嶺海拔高度222.8米,不單是海口市制高點,也是海南島北部最高山,該位置是很好的觀景臺,尤其是觀海口市清楚、壯觀。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學家、史學家和經濟學家邱峻有詩贊風爐嶺曰:“環海三千里,珠崖第一山。名馳四海內,秀出萬峰間。月下森瑤簡,風前振珮環。孤高猶潤澤,蠟履未容攀”。
“人”標志碑:“人”標志碑是采用火山地區盛產的上百年荔枝木雕刻的,是火山地區的圖騰,它像“火”像“山”像“人”,連起來念就是“火山人”,它是火山地區人們心目中的一個圖騰,一個吉祥符號,留傳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右下角的元徽是世界地質公園的標志,說明火山口公園已經進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了,中國到日前為此有33個世界地質公園,基座采用繩狀玄武奇石搭建,仿造當地的“涅磐塔”,它是一座建于宋代末年的佛教名塔。(陳燕玲)
?
相關鏈接:
海口火山口一帶驚現古城墻?專家現場勘察后認為是原生土
海口火山口驚現神秘土坡 如舊書堆疊有青花瓷碎片
“扶貧牌”農產品銷售又有新平臺 火山口農夫市集開市
海口火山口市集引農民筑巢 提升“扶貧牌”美譽
海口火山口地質公園游客量攀升 老人盡享養生之旅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