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已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并印發。規劃稱,緊緊圍繞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要求,要努力實現各項發展指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達5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868元(2015年)增至26000元(2020年),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等。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西部地區既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也是我國發展重要回旋余地和提升全國平均發展水平的巨大潛力所在,是推進東西雙向開放、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前沿,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具有優先地位。
西部12省份 國土面積占全國七成
我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面積68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72%。2015年,西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8.7%;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20.1%。
規劃提出的主要發展目標,包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新驅動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實質性改善,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規劃指標分為預期性和約束性。對生態環境改善的要求尤其嚴格,關于資源環境的規劃目標均是約束性目標,比如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要由2015年的50.6%提高到53.6%,濕地保有量44850萬畝不能減少。
預期性指標則包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39210元(2015年)增至26000元(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由74.5歲增加1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5年等。 規劃在民生領域提出多項發展目標:
——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支持建設一所地方高水平高校;
——新建、改擴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
——在西部地區地(市)級以上城市建立一批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為農民工提供權益維護等基本服務;
——逐步提高失業保險金等待遇發放標準;
——到2020年力爭將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
——提高工傷保險統籌層次,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
——加大西部地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建立跨區域養老服務協作機制;
——提高床位利用率和縣域內就診率,加強流動醫療車等移動平臺配置等。
規劃指出,西部地區具有特殊重要戰略地位,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何凡)
?
相關鏈接:
PPP現身多領域“十三五”規劃 預計規模或超5萬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