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州文化周——“歡樂春節”英國行活動28日在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拉開帷幕,來自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和廣東音樂曲藝團的藝術家們在現場展示了廣東木偶戲、廣東音樂和粵曲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英國觀眾帶來一場“有聲有色”的新年文化盛宴。(1月30日南方網)
如今,伴隨著國家發展的日新月異,過年的方式日漸多樣化,守在家里過年已不是唯一選擇。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出游,以家庭為單位占60%以上;帶父母旅游比例激增,占20%以上。簽證的便利,刺激春節出境游成為時尚。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對全國60個樣本城市開展的《中國居民出游意愿調查》顯示,一季度居民出游達到82%,其中接近半數的居民選擇在春節出游。根據攜程跟團游、自由行等產品的預訂數據統計,在2017年春節期間我國游客從國內242個城市,到達全球85個國家、1254個國內外城市。2017年春節出境旅游將超過600萬人次,中國春節成了全球“黃金周”。
過個年,從三四線城市到北上廣深“反春運”跟團游,從國內游到出境游,年味中的文化味成分越來越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元旦、春節期間,僅廣東江門市各區安排的文化活動就超過400場。除廟會外,有數百場文化民俗活動送進鎮街、社區(村)。這種以傳播主流文化的形式過年過節,是對年文化的升華,已凝結成新的年味。
科學無邊界,文化可跨界。好東西帶到哪里都有人叫好。2017廣州文化周——“歡樂春節”英國行活動,為英國觀眾送去了中國的文化年味。藝術家們通過木偶知識講座、經典劇目表演和觀眾互動3個環節,講演并重,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包括杖頭木偶、提線木偶、鐵枝木偶等傳統木偶表演方式。木偶戲大師崔克勤、粵劇名伶梁玉嶸親自講解和示范。在互動中,現場觀眾在藝術家們的指導下親自操控木偶,感受中國傳統木偶的魅力。木偶只是一個形式,其表演的敦煌舞《龍鳳呈祥》,京劇選段《穆桂英掛帥之探谷》,才是中華文化神韻之所在。
嶺南藝術攜帶著中國的年味,漂洋過海到英倫,其意義不僅僅是給英國觀眾帶來了歡樂,更重要的是近距離展示了傳統的中國文化。國族之間的文化理解、文化默認、文化尊重,是建設世界“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基礎。
出遠門過年的人流大潮,不單是奔著尋找樂子而去,更是一種廣袤空間的文化交流互動、融合納新。無論來到大江南北,還是遠渡重洋,都離不開文化的散發侵染。這使年味的地域性漸漸無有了邊界,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得以強化。
今天,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的富足,推動了生活方式的轉型。過年早已不是吃喝穿戴的表現節點,文化體驗、文化享受占據了主場。有人感嘆年味淡了,其實是年味變了,變得更有檔次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土貨”,讓中國年味走向世界,正好說明年味更厲害了。(南方網張全林)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山里年味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