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改的同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對民房的監管,對于部分農民出于個人利益而進行的加層、破墻等等存在危險性的改造,必須厲行制止。
2月2日上午8時許,浙江溫州四間四層半民房發生坍塌,9人被埋。截至22時45分,已有5人死亡,3人失蹤,一名63歲老人獲救。
塌樓的具體情由還在調查核實之中。不過,從現場視頻看,倒塌情況相當嚴重,5層民房幾乎垮塌成平地。現場消防介紹,倒塌建筑為磚混結構民房。這也佐證了此前媒體關于老舊民房的說法。畢竟,由于建筑工藝的改變,現在新起的樓房,哪怕是在偏遠的農村,也都會采用鋼筋水泥澆筑,而不會再建“磚混”樓。
老舊民房坍塌,在溫州并不鮮見。去年10月,溫州鹿城區雙嶼街道就發生一起民房倒塌事故,造成22死6傷的慘烈后果。2013年8月29日,溫州市甌海區振鳳路一幢兩層房屋發生倒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重傷。其他沒有傷人的民房倒塌事件,也時有零星報道。
事實上,溫州市并非沒有意識到此類危舊房存在的隱患。早在2014年,就在全市展開房屋質量隱患排查與治理行動,去年鹿城區民房倒塌事故發生后,更是開展拉網式危房排查,重點是位于山邊水邊等地質災害易發點和違建較多區域的房屋,以及農民自建多層房屋、年代久遠房屋,聲稱要做到“一戶不落”、“一氣呵成”。只可惜,誓言變成了食言。
2014年奉化住宅樓坍塌事件發生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發出通知,決定在全國組織開展老樓危樓安全排查工作。此后,全國各地陸續出臺了一些工作細則。以溫州為例,去年7月1日,溫州出臺了《城鎮危舊住宅房屋治理改造工作實施細則》。不過,此細則只針對“國有土地上住宅”,而對于村集體土地上的住宅改造,似乎也應該盡快出臺細則,以規范改造,確保農民生命安全。
事實上,在拆改的同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對民房的監管,對于部分農民出于個人利益而進行的加層、破墻等等存在危險性的改造,必須厲行制止;必要的時候,不妨先行出臺管理規定,明確禁止農民隨意改造房屋,以延長房屋的壽命。而從長遠看,還是要將農民自建多層房屋納入監管范圍,不能聽之任之,給未來預留安全隱患。
更關鍵的是,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溫州一地面臨的問題。有專家早就指出,上世紀80年代后,大批樓房密集建成。如今,許多樓房的建設年齡已經陸續達到20年、30年,一些地方良莠不齊的建筑開始顯現出問題。既然已經有前車之鑒,各地政府就有必要創新工作思路,加快危舊房整治,無論是涉及宅基地歸屬權的,還是涉及改造資金來源的,均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無論如何,絕不能采取消極態度,任其自生自滅。
在闔家團圓的春節假期期間,還是發生了危樓倒塌事件,還有家庭在節日經歷生離死別。慘痛的教訓必須正視,并敦促危房修繕工作進一步完善、建筑質量進一步提高。一再發生的塌樓事故提醒人們,涉及居民安全的房屋質量,應該、也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之上。我們的房子也理當矗立百年而不倒。
?
?
?
?
相關鏈接:
伊朗一高層商廈起火倒塌致至少20名消防員喪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