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3日電(記者邵琨)希望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像城里人一樣繳納社會保險,等老了也領養老金;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里就近受教育,不再有異地相思苦。這是農民工人大代表陳雪萍的新年愿望。
1993年,陳雪萍從山東省東平縣來到濟南,在建筑工地做油漆粉刷工作十多年,憑著勤奮努力,于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如今,她已成為山東三箭集團勞務公司陳雪萍項目部經理,和200多個農民工一起負責新建樓房的外墻裝修工作。
雖然工地上的農民工一個月收入好幾千塊錢,但是老了沒保障,不少人的孩子仍在農村上學,夫妻異地分居……這位雙手布滿老繭的中年婦女打開了話匣子。
以在山東三箭集團建筑工地上的農民工為例,只要踏實肯干,一月收入數千元不成問題。陳雪萍說,2016年公司打算給工地農民工辦理社保,由公司和個人共同繳納。在征求意見的時候,一聽說要補繳數萬元錢,大多數農民工都不打算辦理。“還是覺得錢攥在自己手里更安心。”
即使如此,現在的農民工思想觀念也比過去有進步。今年,她打算繼續給農民工講政策,普及社會保障知識,讓他們知道社保的重要性,“讓他們也像城里人一樣有退休,能領養老金。”
陳雪萍說,現在農民工待遇改善了,收入也高了,但是子女教育還困擾著不少人。陳雪萍說:“沒有房產證,就不好落戶口,沒有戶口,子女就沒法像普通市民那樣劃片就近就讀。”
在她的項目部里,就有一位這樣的農民工。他的兒子今年9歲,在老家農村讀二年級。因為沒有房產證,雖然有房子,但仍需要到黃河以北的學校入讀。
她說,黃河以北的學校距離市區比較遠,交通不方便,孩子又沒法住校,沒有校車。由于他在工地上班,沒法每天接送,只好讓孩子繼續回肥城老家就讀。
2016年,濟南出臺政策鼓勵農民工踏實努力工作,憑借優秀農民工身份即可落戶。陳雪萍說,希望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能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城市立足。
5A級景區大明湖免費了,城里還有許多公園免費。陳雪萍說,孩子放假的時候把父母、孩子接過來,一起逛公園、逛商場,到護城河邊看泉水,城市里的許多公共服務農民工能享受了。“出門換上干凈衣裳,沒人歧視我們。作為農民工,我們的幸福感比過去強多了。要是老了能領養老金,孩子在身邊上學就更好了。”
?
?
?
?
相關鏈接:
北碚區攝影家協會攝影師為返鄉民工拍全家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