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訓練,服從管教,安心戒毒,重塑自我。”去年12月30日,海口市羅牛山強制隔離戒毒所大院里,一聲聲鏗鏘有力的口號響徹高墻內外;食堂里,上百學員著裝統一,低頭制作手工彩燈;操場上,幾十人整齊地做著健身操。如果不是親見,很難想象這些曾被社會、家人、親朋好友放棄的強制戒毒人員竟也有如此一面。
說起這些,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羅牛山強制隔離戒毒所一大隊隊長楊能。自2006年到所里任職以來,楊能從事強戒工作已有10年的時間。10年里,楊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真情付出,感化幫助了一批又一批吸毒人員成功戒毒,重返正道。猶如燈塔一般,楊能照亮一批批迷途知返的人前行的路。
□本報記者 梁冰
鐵面無私嚴格訓教
在戒毒所里,楊能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人物,在不少學員的心里,這位個頭不高、雙目如炬的警官,以及他在訓教中的嚴厲,都讓人心生畏懼。
剛剛來到戒毒所的新學員大多情緒不穩定,毒癮發作時,甚至不惜向教官們下跪,請求“過一把毒癮”。每當這時,楊能都會毫不猶豫地拒絕。“毒品的危害不言而喻,在所里,我絕不姑息和縱容學員們,有時‘不近人情’才能真正幫助學員戒掉毒癮。”楊能說。
嚴格的軍事化管理讓不少剛入所的學員吃不消,無論是酷熱難耐的夏天,還是冷風刺骨的冬天,日常的體能訓練從沒有間斷。在不少學員看來,楊能嚴厲、不近人情,但是與此同時,他又以身作則,陪著學員一起風吹日曬雨淋。在軍人出身的他看來,這些艱苦遠遠算不上什么,也正是因為這樣,楊能逐漸在學員心中樹起了威信。
因為楊能的工作職責,不少強制戒毒人員家屬找到楊能讓他幫忙照顧,個別強制戒毒人員還會以各種各樣的方法讓楊能給予“方便”,每次都會遭到楊能的嚴辭拒絕。
10年來,楊能遵紀守法,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多次受到上級的肯定和表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只是做好我該做的,堅守底線也是我的原則,我不能辜負黨和人民對我的期望!”楊能如此說道。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2009年6月,羅牛山強制隔離戒毒所接收了第一批戒毒人員200人,原本上級考慮讓楊能負責學員的入所訓練,不巧楊能的腳嚴重扭傷,行動不便,正當上級在為新學員的入所訓練發愁時,楊能卻拄著拐杖找到了所長,主動請纓。“入所訓練由我負責,我一定盡我所能把入所人員的訓練抓好”。在烈日炎炎之下,楊能拄著拐杖,挨個把動作教給學員。經過一個月的言傳身教,入所學員的精神面貌有了較大改觀,得到了上級領導的一致認可。
安全檢查是所里每月一次的大行動,楊能總是親力親為。有一次檢查時,警覺的楊能發現其中一間學員宿舍不對勁,經過調查,得知有些學員們之間有“過節”,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引發過激矛盾,甚至發生內部沖突。他掌握情況后,立即向大隊領導報告并提出建議,采取果斷措施,成功化解了這次危機。事后楊能主動找到涉事的學員們,一一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心理上的幫扶,讓每個學員心服口服。
英勇是大家對楊能的一致評價。一次學員們在廠房工作時,因生產材料的問題發生口角推搡,準備動手,見情況不對勁,楊能來不及多想,不顧個人安危,毫不猶豫地沖到強戒人員當中,經過一番耐心調解后,最終化解了矛盾。“楊能不僅給學員樹立了榜樣,也是我們所里所有民警學習的楷模。”民警李思東對楊能十分敬佩。
現在,楊能每天往返海口市區和羅牛山,花在路上的時間就有兩個多小時,每個月還有10天需要值夜班,但他從不抱怨。正如大院里醒目的標語“在崗一分鐘,履職六十秒”,楊能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恪盡職守。
有情有義指引明路
“楊大隊好!”還沒等走近,一名學員熱情洋溢地向楊能打招呼。訓教時,楊能雷厲風行,生活中,他又是個十足的“好好先生”,熱心、和藹,主動和學員交朋友,給予他們幫助,深受學員們的歡迎。
除了康復訓練和日常改造、學習,心理輔導也是強戒所里的一大課程。強制戒毒人員王某有幾天心事重重,精神不振,楊能主動找其談話,從身體情況到家庭情況,楊能無微不至的關心打動了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王某,含著眼淚向楊能訴說了自己的故事。由于吸毒給家庭帶來了不幸,愛人因王某吸毒而離家出走,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母親,加上經濟困難,孩子也面臨著輟學,作為父親的他感到悔恨和無奈。了解了情況后,楊能一方面對該學員進行心理輔導,一方面偷偷以該學員的名義給學員家里寄去500元錢,幫助其解決了孩子的入學難題。
在部隊時,楊能曾擔任基層中隊的中隊長,有著13年帶兵經驗,來到所里后,楊能主動擔起了輔導學員心理的工作。訓教之余,楊能經常與學員打成一片,積極主動找學員談心。10年來,楊能在心理上輔導過的學員前后達到了1500多人次。從身體狀況到家庭經歷,楊能對學員們的關心無微不至,用真情感化強戒人員。
“對待我像兄弟一樣,沒有歧視,很熱心,體貼人,如果沒有楊警官,就不會有我今天的新生活。”學員李亞標在所期間,楊能經常找他談心,力所能及地給予他幫助,這個有情有義的教官也感化著李亞標。出所后,李亞標時刻牢記楊能的教誨,再也沒有沾染毒品。在楊能的介紹下,李亞標與朋友合伙做起了鋁合金生意,日子也過得平靜。而對于李亞標,楊能也早已是生活中的好友,是指引他走上正途的燈塔,給予他前行的力量。
正如楊能所言,強戒工作拯救的不單單是一個個誤入歧途的人生,更是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而他也將在這條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
?
?
?
相關鏈接:
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未來——寫在習近平主席二〇一七年首次出訪之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