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上班伊始,2月4日至5日,省長陳潤兒赴三門峽、洛陽調研伏牛山區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緊緊扭住產業扶貧這個根本,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形成產業扶貧輻射效應,切實促進山區農民盡快脫貧增收。
伏牛山區貧困發生率6.4%,涉及65萬貧困群眾,貧困面積大、人口多、程度深,脫貧任務艱巨繁重。兩天時間里,陳潤兒深入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等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三門峽陜州區的貧困村,走山路、看產業、訪農戶,為當地脫貧“支招”“加油”。他說,啃下伏牛山區這塊脫貧硬骨頭,必須改變過去一家一戶點對點脫貧、各自為戰的傳統模式,更加重視抓企業、建龍頭,通過企業發展、形成產業優勢,輻射千家萬戶。
2月4日下午,陳潤兒來到上市公司雛鷹農牧集團設在盧氏縣官道口的生態豬養殖基地考察。該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52歲的貧困戶程玉林就是這一模式的受益者。他向省長介紹,去年8月,自己飼養了一組繁育種豬,收益5000多元,嘗到甜頭的他上個月又新上了一組種豬:“養好了,今年能飼養4組以上,賺2萬多塊錢。”
在“新三板”上市的河南民正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在宜陽縣已建成萬頭養豬基地2個、在建4個。該企業利用國家對貧困戶的扶貧貸款政策,貸款2000萬元,通過安排貧困群眾就業、為貧困戶設置“虛擬崗位”等方式,帶動附近376名貧困群眾年人均增收3000元,陳潤兒對當地這種金融扶貧模式的探索表示認可。他說,中央、省里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扶貧政策,縣里、企業要用足用好政策、勇于大膽創新,讓貧困戶享受到更多實惠。
蘋果是三門峽、洛陽等地依托氣候、土壤、溫光等優勢,大力發展的特色果業。但傳統的蘋果種植掛果慢、周期長,急于脫貧的貧困戶“望果興嘆”。位于洛寧縣上戈鎮的海升現代果業科技示范園采用矮化密植技術,較好解決了這一問題。2月5日上午,陳潤兒特意來到這里調研。企業負責人高亮掰著指頭算賬:他們在這里已發展矮化密植蘋果5000畝,帶動周邊群眾發展5000畝,利用這一技術,不僅每畝地蘋果樹數量翻了4倍,還實現了兩年掛果、三至五年進入盛果期。企業還為當地貧困群眾提供了四大增收平臺:一是土地流轉地租收入,二是務工收入,三是單元包產收入,四是技術帶動輻射。陳潤兒鼓勵企業統籌周邊產業資源、加強技術推廣運用,努力打造豫西地區規模蘋果產業帶,讓更多農民從蘋果產業發展和輻射帶動中受益。
“一路走來所見,一些龍頭企業依托山區‘林、果、牧、藥’等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助力扶貧的帶動作用正日益凸顯。”陳潤兒叮囑當地負責人:發揮龍頭企業的扶貧帶動作用,有利于整合扶貧政策資源,有利于培育產業發展優勢,有利于放大扶貧投資效益,也有利于防范貧困戶“單打獨斗”的經營風險,要把它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給予政策支持,鼓勵龍頭企業持續擴大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對于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合作模式,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創新,可以是緊密型也可以是松散型,鼓勵多種渠道、多種模式,目的是實現“富民又富企”的雙贏發展。
對山區來講,電商是農民和市場之間的重要“橋梁”與“紐帶”。每到一處,陳潤兒都十分關注電商產業的發展。他深入盧氏縣大眾電商創業園實地調研;來到位于三門峽陜州區的金秋果業有限公司,現場察看線下果品的分裝、銷售和網上運營情況。聽說公司不僅在天貓、京東等開有網店,還自建網上商城,創出了自己的品牌,陳潤兒十分欣慰。他說,山區資源豐富,關鍵是要解決農民“會種不會銷”“能種不好銷”的問題。希望企業進一步做強平臺、做優品牌,為伏牛山區的“山珍野味”走向市場、走出國門做出更大貢獻。
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僅需要幫扶,更重要的還是激發內生動力。調研中,陳潤兒反復強調,在多措并舉形成扶貧合力的同時,要解決“貧在精神”的問題,注重“扶貧先扶志、扶貧不扶懶”。他先后走進韓得珠、喬倍志、周國輝等多名貧困戶的田間地頭,諄諄鼓勵他們通過自力更生、勤勞苦干積極脫貧,早日改善生活面貌。在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聽村支書魯彥玲介紹說,村里將當地中草藥特色產業與生態旅游結合起來,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陳潤兒對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表示認可。他強調,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要發揮好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讓期盼脫貧的群眾有“主心骨”,讓黨員切實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旗幟”和“標桿”。
陳潤兒還對三門峽市的陜州區張茅鄉東村產業扶貧基地、速達純電動汽車、洛寧縣的羅嶺鄉三彩國際陶藝村、宜陽縣的高村鄉豐澗村、香鹿山鎮鳳凰嶺進行了調研。(記者屈芳)
?
?
?
相關鏈接:
破解兒科“醫生荒” 四川提高兒科醫生薪酬待遇
江西發力破解“兒科醫師荒”
衛計委:希望增加兒科醫生、助產士等緊缺人員14萬人
基層兒科幫扶行:北京兒童醫院對口支援包頭市第四醫院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