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在福建天然良港三都澳內,沿鹽田港區往北,一處嶄新的漁村——溪邳村遠近聞名,這里是福建省福安市溪尾鎮連家船民聚集的純漁業村?!拔羧丈蠠o片瓦下無寸土漂泊無依,今朝前有大海背有高山安居樂業?!?8歲的老漁民、溪邳村原村黨支部書記劉向祿常用這句話形容溪邳村的變化。
溪邳村村容村貌(李政葳/攝)
過去,溪邳村的漁民終生漂泊水上,祖祖輩輩以“討小?!睘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因為當時的船民貧窮,岸上還流傳著“有女莫嫁船上漢”的民諺?!昂芏啻系呐⒆忧Х桨儆嬐渡吓埽S多年輕船民只好打光棍,他們在海上漂泊大半輩子,生活困苦,貧病交加,老無所依?!眲⑾虻摳袊@。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連家船民利用外村讓出的一片灘涂地,開始零星上岸,先后定居了146戶612人,眼前的溪邳村,就是從那個時候“從無到有”。
劉向祿是第一批上岸定居的船民?!岸嗄甑暮I仙?,漁民習慣了水打船幫搖搖晃晃的感覺,上岸后經常睡不著,很多人就又搬回了海上。因此上岸定居需要不斷地做漁民的思想工作,向他們宣講政策?!眲⑾虻撜f。
漁民街邊加工魚肉(李政葳/攝)
2008年至2013年,連家船民陸續全部上岸定居。為了讓他們“搬得走、住得下、穩得住、富起來”,溪邳村讓村民臨海定居,重點發展海上養殖業。從“討小海”到經略海洋,溪邳村的漁民轉型蔚然成風。
依托政府、科技協會等,溪邳村村民可以定期參加水產養殖培訓班,提升水產養殖水平,以及帶頭創新研發“瓶養章魚”技術。現在,漁民人均純收入從20世紀90年代的850多元,增長到2014年的13590元;村財政收入從6.6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105萬元,實現了村民和村財政收入的“雙四番”。
從昔日的“海里漂”到今日的“海上明珠”,溪邳村演繹了“搬上岸、能致富”的故事。該村也因此先后被評為福建省扶貧開發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文明村鎮”等稱號,并成為國家扶貧政策、造福工程在連家船民地區貫徹實施的典型。
?。ü饷骶W記者?李政葳?邱曉琴)
《光明日報》( 2017年02月07日?04版)
?
?
?
相關鏈接:
三沙聯歡游園趣味多 官兵漁民同樂?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