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2月10日電 題:“小土豪”壓歲錢怎么花:捐贈成新風尚
作者郝嘉奇
安徽省一名初一女生日前因壓歲錢被母親收走離家抗議,如今類似“壓歲錢被沒收離家出走”、十歲孩童動輒豪擲千元購買手機等新聞時見報端,引發民眾對“壓歲錢怎么花”的熱議。
壓歲錢,中國民間一個頗具歷史的民間習俗,在每年春節,長輩們希望通過給晚輩壓歲錢換來平安吉祥。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往昔的“零散”壓歲錢已升級為百元大鈔,動輒收到成千上萬的壓歲錢已經是普遍現象,幾歲、十來歲的孩子往往因此成為“小土豪”。
記者發現,網絡上以調侃“我媽都沒收了我二十多年的壓歲錢,我也沒有離家出走”居多,“小土豪”突然變成“窮光蛋”的傷心者亦有。
記者日前在安徽采訪獲悉,壓歲錢交學費、給父母、投資理財等處理方式不一,給困難同學捐款等捐贈成為新風尚。
安徽阜陽市民于曉倩說:“我家孩子六歲了,上小學一年級。以前的壓歲錢都被我沒收了,但是從今年開始,我給她買了個大錢包,我告訴她這是她自己的錢,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自由支配,她主動告訴我這錢除了給長輩買禮物,也要當作愛心基金,以后會拿出一部分捐給需要幫助的人,作為媽媽真是欣慰呢。”
安徽鳳陽縣的曹玉飛介紹,女兒9歲了,一直教育女兒將壓歲錢存起來,并教育她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再使用壓歲錢,比如買文具、給同學捐款、裝飾她的小屋就是用她的壓歲錢,女兒曾用壓歲錢給同學捐了一百塊錢,得到老師的表揚,她很快樂。
合肥市逍遙津小學學生楊子藝說:“我有屬于自己的‘小金庫’,媽媽從來不插手管理,我的存錢罐像一個取款機,有卡和密碼,挺好玩的。”而合肥市六安路小學學生李一燃把2800元人民幣壓歲錢都存起來,用于教育基金和購買保險。
此外,不少大學生選擇用壓歲錢在網上購買理財產品。安徽醫科大學學生何云涓今年獲得了5000元壓歲錢,其中大部分購買了一款理財產品。
記者從安徽省希望工程辦公室了解到,每年都會有一些學生將自己的壓歲錢捐贈給希望工程,幫助需要幫助的困難學生。據悉,合肥市望湖小學每年都會舉行“壓歲錢巧安排,一元基金顯愛心”活動,學生們每人出一元錢,援助困難的學生。
安徽大學老師、社會學博士周春霞認為,壓歲錢所有權屬于孩子,父母不能完全代管,而應予以監督。孩子上了小學對金錢有了一定概念后,家長可利用孩子自主管理壓歲錢的契機,對其進行教育,做好溝通,尊重孩子的想法。,
周春霞建議學校引入理財課程,教會孩子使用壓歲錢和零花錢,不能讓其生活在真空的理財環境下。
2016年發布的《中國孩子的壓歲錢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者發給孩子的壓歲錢單個“紅包”平均數為457.59元。(完)
?
?
相關鏈接:
存了好些年的壓歲錢該花了 四款兩廂車推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