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各藝術院校自主招生正陸續開考。一直以來,藝考都是招考腐敗的重災區,每年都有案件發生。“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雖然多地在統一標準和加強考試現場監督方面進行了不少改革,但藝考招生仍有漏洞。(2月15日《中國青年報》)
這些年,在曾經被稱為中國唯一剩下的一塊凈土的高考領域,也出現了許多讓人瞠目的腐敗,滋生出不少讓人側目的奇葩。別的不說,僅就高考中的藝考來說,從單人受賄到上下串通分肥,演出了一幕幕鬧劇、丑劇、幽默劇,讓一些本該充滿藝術氣質的神圣殿堂,涂上了骯臟的色彩。
比如2014年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卓越成,借擔任該校本科階段專業招生考試面試考官之機,組織考生進行有償輔導,向2名考生家長索要賄賂,總額21.5萬元,為考生謀取利益。最終被以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音樂老師、樂團指揮羅天如2004年利用負責組織高校樂團教師與北大附中學生見面會的職務便利,接受北大附中學生毛某父母的請托并收取10萬元,幫忙運作毛某考取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而后毛某被清華大學錄取,羅天如則因受賄罪被北京市一中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此外,有些學院教師、領導串通分肥,形成黑色利益鏈條。
緣何神圣的藝考會被銅臭團團包裹,成了孕育怪胎的溫床?除了人性之惡的泛濫,就是藝考漏洞的洞開。反過來,藝考存在的種種漏洞,又成了打開腐敗魔盒的鑰匙。首先,藝考選拔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因素,相對于普通高考而言,藝考的專業課成績本身就受到考官主觀審美、個性判斷的影響,腐敗行為很難認定。
其次,不少藝考的主要負責人都兼具“教練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身份。在藝術專業中,老師與學生的關系非常密切,考官往往也是教學中的指導老師,人際因素占比很大。
再次,藝考的自主招生存在不少問題,一些院校設在省外的考點經常操作不規范,試卷不按規定時間打印,不按要求寄送;錄取前不報分省錄取計劃,給“關系戶”隨時調劑錄取名額。湖北美院劉剛案,就是利用外省錄取名額的調劑手段,將關系考生納入招生名錄。
由是不難看出,唯有打破過于集中的招生權力,才可能堵住藝考的漏洞,斬斷分肥的鏈條。其中制定相對統一的藝考標準并加強對考試現場的監督,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比如對聲樂、美術考試實行“盲打盲畫”;邀請外校教師擔任考官;打破藝考負責人雙重身份,授課者不得兼任測評者,建立專業、獨立的第三方測評機制和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設計,都是必需采用的措施。同時要公開透明,考試全場錄相,電腦全程監控,暢通各種舉報和申訴渠道,建立追溯制度;斬斷培訓班利益鏈條,嚴格規定考官不可組織、參與任何形式的考前輔導和培訓,加大違法成本,形成不敢不想不能腐敗的震懾。如是,才有望藝考成為真正的凈土,還藝考一個公平公正的名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